“你覺得可能嗎?”李顯清沒好氣地反問道。
“嘿嘿……”呂振中摸了摸鼻子,笑著說道:“就算我們田地里的糧食一時半會無法獲得快速增長,但我們可以抓魚呀!這個時候,西雅圖一帶還沒有大規模地城市化,水域也未遭到污染和影響,洄游的河流更是沒有建起諸多攔河大壩,鮭魚資源應該還算是豐富。”
“屆時,我們便可利用農閑時節,組織移民圍撈鮭魚,多少也能增加一點口糧。除此之外,茂密的山林里,想必動物資源也不會少,這可都是一塊塊會走動的肉食。我琢磨著,短時間內養六七千人估計有些難度,但要養四五千人還是沒問題的。”
“貪多嚼不爛!”李顯清搖搖頭說道:“每個移民都是極其寶貴的,可不能隨意地浪費了。新拓之地,人口增長太快,且不說物資供應未必及時跟得上,衛生、醫療、教化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都會面臨各種問題。”
“哦,對了,還有與地方原住民之間的相處,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事情,處理的時候,要慎之以慎,以免耽誤了地方發展。他們有著自己的文化、習俗和領地意識,稍有沖突,就可能引發流血事件,這對我們扎根立足可是極為不利的。”
“嗯,我會注意的。”呂振中點了點頭。
“要記住,發展和建設,始終是我們目前工作中的重心。”李顯清語重心長地說道:“雖然,我們已經開拓了十年,但底子仍然很薄,禁不起太大的折騰。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我們的人口規模從五十幾個人,增長至現如今的四萬余,工農業建設更是從無到有,逐步能實現部分生產和生活物資的自給。”
“但不要忘了,我們仍處于弱小發育階段,需要我們所有人同心同力地繼續夯實基礎,竭力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充裕我們的物資儲備。”
“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十年時間里,加大移民力度,增加人口規模,將會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在大明局勢淪落到不可收拾地步之前,更要在西班牙人陷入歐洲戰爭、無力對我們構成威脅當口,必須傾盡所有資源引進人口。”
“所以,我們的糧食生產,包括谷物、粗糧以及蛋禽魚肉等所有可填充肚皮的食物,勢必會一直處于極為緊張的狀況。”
“倘若,你們新華拓殖區在極短的時間里,為我新洲糧食供應的增加提供一份助力,那么,你的工作評定就是合格的、稱職的。”
“我明白!”呂振中深吸一口氣,堅定地應諾道:“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我保證會實現整個新華灣拓殖區的糧食自給。”
“嗯,很好!”李顯清欣慰地看著他,“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從西屬美洲地區采購大量的鳥糞礦,以此來促進農作物的產量增加。雖然,我們尚未經過實證,獲得具體的增產效果。但毋庸置疑,鳥糞礦的作用肯定要比普通的人畜漚肥強出不少。”
“待今年秋收結束后,幾塊試驗田的數據一出來,我們便會根據具體的增產情況,在整個新洲境內的農田中大范圍的推廣開來,爭取未來幾年,讓我們的農業生產走上一個新臺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