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10月2日,圣費爾南多(今關島)。
早在1565年,西班牙王國便正式宣稱整個馬里亞納群島為其殖民地,但他們并未在該地長期駐軍,也未建立殖民機構,僅作為馬尼拉——阿卡普爾科大帆船貿易航線的中途補給點。
但到了1631年,情況稍稍發生了一點改變,西班牙人開始往圣費爾南多派駐武裝人員,建立殖民據點,正式對這片群島實施統治。
因為,往來太平洋的馬尼拉大帆船先后于1627年和1630年遭遇了海盜襲擊,損失了兩艘滿載金銀的商船,總價值高達八十萬比索,令西班牙人損失極其慘重。
所以,西班牙人覺得有必要建立一個穩固的殖民據點,可以為往來船只提供庇護之所。
后來,西班牙通過其他渠道獲悉,那些襲擊大帆船的海盜就是新華人。
他們不知道何時開始,也利用北赤道暖流頻繁穿越太平洋,前往明國從事東方貿易,并拉運大量明國移民至北美西北海岸,進行拓殖開發。
有鑒于新華人的威脅,新西班牙總督區于五年前對其發動了一場遠征,試圖將這個新生勢力扼殺于萌芽狀態。
但令人失望的是,這場遠征遭遇嚴重的失利,登陸部隊近乎全軍覆滅,遠征艦隊也損失數艘艦船,最終鎩羽而歸。
無奈之下,西班牙人只能與新華人休兵止戰,簽訂和平協議,默認了他們的存在。
然而,隨著新華人的強勢崛起,曾經一度繁榮了數十年的跨太平洋貿易立時遭到重創。
要知道,囿于西班牙王室的嚴苛規定,包括墨西哥在內的整個西屬美洲貿易是受到嚴格限制和約束的。
此前,往返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的大帆船貿易,一般是兩年一趟(偶爾個別年份也會一年一趟),極大地促進了兩地之間物資交流往來,更讓美洲地區,乃至西班牙本土獲得了東方奢華商品的極致享受。
馬尼拉和阿卡普爾科港也因此逐漸繁榮起來,成為太平洋地區最為重要的貿易商港,也讓無數的貿易商人因此大獲其利。
但是,新華人的介入,幾乎摧毀了西班牙人的跨太平洋貿易,讓眾多商人陷入到無利可圖的境地。
你能想象嗎?
新華人幾乎每年都要組織船隊前往明國,然后將海量的東方商品運回美洲大陸。
盡管,其中絕大部分被他們自己所消化吸收,但仍有相當規模的東方商品通過走私渠道涌入美洲地區。
要知道,新華人不僅是每年往返于美洲和明國之間,而且組織的船只數量也不止一艘。
那是一支規模日益龐大的船隊!
從最初的兩三艘,到最近幾年的十余艘,甚至已超過二十艘。
如此龐大的運力,能載運多少數量的東方商品?!
在這種情勢下,西班牙人所經營的大帆船貿易漸顯頹勢,從兩年往返一趟,到間隔三年,及至五年,到最后索性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