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5月23日,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陽光灼熱而干燥,將這片荒涼而原始的土地烤得一片滾燙。
在這片被西班牙殖民者鄙夷地稱作“上帝遺棄之地”的干旱區域,一處隱蔽的新華海軍臨時補給基地卻顯露出驚人的活力。
位于后世圣何塞-德爾卡波所在的海灣內,兩艘修長的“海燕級”巡航戰艦靜靜停泊,桅桿上的赤瀾五星旗在海風中吹拂下獵獵作響。
湛藍的海水輕拍著沙灘,數十名海軍官兵正利用這難得的休整時光,在愜意地曬著太陽,感受戰爭歲月片刻的安寧和祥和。
這份閑適與一千多公里外瓜達拉哈拉城激烈的戰事形成了鮮明對比,若是讓陸軍兄弟們看到,定然會嫉妒得發狂,甚至還會破口大罵海軍的懈怠和懶散。
其實,這也怪不得海軍這般閑適,因為這片海域的西班牙海軍力量比預想中的還要薄弱。
他們在太平洋海域,不僅沒有一艘像樣的戰艦,就連平日里往來于各殖民地的商船隊也大多裝備簡陋,幾無武備,以至于讓新華海軍感受到一種無敵的寂寞。
戰爭伊始,所有獲得消息的西班牙船只都非常明智地躲進了港口深處,依靠岸防炮臺的保護龜縮不出,以免遭新華海軍的打擊。
當由六艘專業戰艦、四艘武裝商船、兩艘食水補給船組成的新華遠征艦隊突然出現在阿卡普爾科港外時,整個港口陷入一片死寂,西班牙人只能依靠兩座岸防炮臺上的十余門火炮來獲得一絲安全感。
在阿卡普爾科灣巡弋數日后,除了示威性地向港口發射了幾輪炮彈外,新華艦隊一無所獲。
新洲海軍部部長、遠征軍總指揮魏應濱當機立斷,將艦隊一分為二:留下五艘戰艦和一艘補給船繼續封鎖阿卡普爾科港,伺機捕獲可能冒險出港(入港)的西班牙船只。
他親自率領另外六艘戰艦北上,巡視太平洋沿岸,尋找任何可能出現的獵物。
然而,不論是留守的阿卡普爾科分艦隊,還是魏應濱親自率領的北巡艦隊,在這一個月中都收獲甚微。
僅有的戰果是一艘排水量一百八十噸的西班牙商船“莫雷利亞號”,以及五艘對戰爭爆發毫不知情的小漁船。
大多數時間里,水兵們只能望著無邊無際的蔚藍海面發呆,或是數著海鷗消磨時光。
為了能持續封鎖墨西哥沿海港口,保護班德拉斯谷陸軍后勤基地,魏應濱決定將十余艘戰艦進行輪班巡航,非當值的戰艦駛入這座位于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的秘密補給港做短暫休整。
早在對西戰爭爆發前一個月,一支精干的先遣隊便憑借著某種近乎先知般的地理知識,越過干旱的加利福尼亞半島,徑直找到了這片被西班牙人所嫌棄海岸,并于此建立了這座被稱為靖遠堡的據點。
新華高層似乎很早就知道,這處被西班牙人視為“無用荒地”的半島最南端海岸,隱藏著建立基地的絕佳條件。
一座天然的瀉湖是大自然對這片干旱土地最慷慨的饋贈。
它就像一塊被掰成兩半的翡翠,鑲嵌在沙丘與海岸之間:北邊挨著圣何塞河的入湖口,河水正處在干旱枯水期,涓涓細流不斷注入,讓這半邊湖面泛著淡淡的綠意,連水底的蘆葦根都清晰可見。
新華人在這里搭建了原木拼成的取水槽,槽壁鑿著細密的凹槽,把瀉湖的淡水引到岸邊的石砌蓄水池里。
蓄水池用磚石砌成,內壁抹了幾層水泥,防止滲水。
基地的人員會每天駕駛小船載著大量水桶來此取水,以保障所有人的淡水需求。
根據基地的規劃,在未來某個時候,將會在泄湖北邊修建一條引水暗渠,一直通往基地,從而避免每日費時費力地往來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