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神炮
荊州府城,新火器坊。
這處火器坊沒有建在外城區,而是在東城區(原滿城)里就地開辟了一處空宅,實際就是之前發現的薩滿堂子。
聶宇也不亂來,只是把里面的薩滿巫師都移了出來,也不要他們做民,全都一股腦丟給了惠齡帶走。其余雜七雜八的法器供奉,用金銀做的就融了變錢,沒有金銀的就賣了,實在賣不動就扔了。
而后又專門找了和尚道士,在里頭又是做法事,又是撒黑狗血,才算變成了現在的漢軍火器坊。
不是聶宇迷信,而是城里的工匠害怕,不做法事,他們死活不愿意過來。
很快帶著人來至火器坊,果然已經有學徒在門口等候,見到聶宇穿著常服過來,連忙躬身迎道:“拜見大將軍……”
聶宇懶得費口舌,直接道:“快帶我過去,我看看新大炮鑄的怎么樣了”
“請大將軍隨我來。”那學徒不敢怠慢,引著聶宇往里走。
不多時,就來到一處空院。
這座新火器坊的占地面積很大,連帶原來就寬闊的薩滿堂子,又把左右兩邊的圍墻砸了,全部合并擴建在了一塊。
聶宇一眼便看到,在院子的中央擺放有一尊巨大火炮,當下鼓掌贊道。
“好!好!好啊!”
馮修永也是一臉驚詫:“這便是火器坊最新鑄的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是什么,以他原來的身份自然有見過,主要都是從外省調運來,送往湖南戰場的火炮。
可在馮修永的印象里,清軍用的紅衣大炮,那噸位確實夠大,但卻十分粗糙,或者說他現在才感到清軍的火炮很粗糙。
清軍的紅衣大炮,在他印象中那表面都是坑坑洼洼,布滿了細小漏洞,炮管外圍為了防止炸膛,還套上了一圈又一圈的鐵箍。
然而,現在眼前這門新鑄的大炮卻是完全不同,不僅炮管長的離譜,表面光滑宛如工藝品,也沒有防止炸膛用的鐵箍,就連合模縫都找不到。
湊近一看,炮管的管壁也薄的夸張,遠比清軍紅衣大炮的管壁更窄。
按照常規鑄炮,管壁越窄,越容易炸膛,因為古代的煉鋼技術不過關,鑄的炮越大,口徑越窄,否則很容易承受不住膛壓,導致炸膛。
馮修永忍不住道:“大將軍,這炮……”
聶宇卻是一擺手:“走,現在拉出城外試試!”
他當然能猜到馮修永想說什么,無非是這門炮完全不滿足“紅衣大炮”該有的特點,沒有鐵箍,口徑更大,炮管更窄,還光滑無合模縫。
這是當然的,現代工藝出產無縫鋼管,就是造一戰大炮都完全合格了,更何況是紅衣大炮。
而且,這也不是紅衣大炮,只是他習慣性取了這個名,真正肯定不是紅衣大炮,而是另外一個更耳熟的名字——加農炮。
有特么無縫合金鋼管,不整點活怎么行
圖紙是聶宇提供的,他當然弄不到最新型號的加農炮圖紙,但原始加農炮還是能夠辦到的。
這玩意兒炮管長,射程遠,威力和破壞力比紅衣大炮大多了,幾炮下去就能把城墻干塌了。
唯一缺陷,大概就是只能攻擊局部敵人,沒法像紅衣大炮那樣彈跳殺傷。
一群人費力用騾車,把這門長管大炮一路從東城區,挪到了城外空地,又找來兩個學徒工充當臨時炮手。
炮彈也是特制,用的實心彈,因為開彈暫時不好解決,炮管不怕炸膛,但炮彈承受不住膛壓,該炸還得炸,得用更好的材料。
“傳令下去,可以準備開炮了。”
聶宇站在城墻上,手里多出來一副望遠鏡,正觀看不遠處操作大炮的學徒工。
“是。”
傳令兵快步奔去傳令。
身邊站了一大票人,有漢軍將領,也有大將軍府官員,全都對這新大炮頗為好奇,或者說期待。
都已經上了賊船,人均反賊發型,肯定也是希望,漢軍能越來越強,哪怕可能還是得被滅,但至少走的遠一些,占個一省半省之地,死的沒那么籍籍無名也是好的。
彼時的城外。
“大將軍有令,可以準備開炮了!”
“好……好的。”
兩個學徒工連忙點頭,接著慌而不亂,開始給火炮清理彈室,又十分小心往里填裝火藥,再將最后的特制炮彈塞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