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過年加班
荊州城,漢軍治下。
百姓皆在喜氣洋洋歡度春節,大將軍府的新政給了他們喘息活路。
不說一下子生活日頭就變好,但也是有了盼頭,跟地主借的高利貸,給官府的攤派加征,也都不用還、不用交了。
沒了稅賦的重擔,又沒了地主的盤剝壓迫,大將軍府還給分了地,這日子肯定是比從前要好過太多。
至少,今年春節,許多百姓家中都能舍得買些肉食油水,好歹也讓家中孩子苦哈哈一年,能吃上點油葷。
“大將軍,臣這里已擬定好,自去年我漢軍割據荊州、松滋、枝江、宜都,這一府三縣以來,所有清丈田畝、拆分大族士紳的田冊詳表,還請將軍過目!”
第一個匯報工作的,是大將軍府新來輔政文書官陳興懷。
陳興懷是荊州陳家的嫡子,正好當日的陳家主帶投效命,又說愿把嫡子獻出為大將軍府充作人才。
聶宇既為投桃報李,也為拿來做質,便先給其做了個文書,因為實在干的不錯,又有秀才功名在身,就大手一揮任命接替了堂叔聶霖的班。
有能力還好用,又能做人質,還可以千金買馬骨,何樂而不為
陳興懷起初聽聞自己成了反賊,還要去給反賊做官,自然是不樂意的,他年紀輕輕中得秀才功名,正是人生大好前途剛剛起步。
一眨眼,成反賊了不說,還是榜上有名,起步凌遲的那種
陳興懷不能反抗,因為違抗父命是不孝,他本來想要擺爛,再看有沒有合適機會,棄暗投明,好歹不能真的從賊,直到他見到被聶杰人拿在手中把玩的高仿玉璽……
“荊州府并宜都、枝江、松滋三縣,及三縣所轄村鎮,目前田畝已經基本清丈完畢,各縣流民、佃戶皆已分田落籍,新增合并鄉鎮十一處,都已任命鎮官,鎮官暫定為鎮長……”
陳興懷將手里的田冊與戶籍冊,都遞交了上去,同時口中又跟著講解道。
他自小便是地方“神童”出身,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再加上讀書刻苦用功,所以年紀輕輕便輕松考過院試,去年為了沉淀一下,方才沒有接著再考,而是激流勇退回家苦讀。
說真的,沒有那塊高仿玉璽在,包括這位秀才公在內,那些讀書人還真不一定能認真辦事。
聶宇一邊認真聽著,一邊又仔細翻著手里的田冊與戶籍冊,他是真沒想到自己地盤不大,人口土地能有那么多。
光是目前統計的總戶頭,就有20多萬戶,以每戶5人為準,就是100多萬的人口,而清丈出來的土地就更多了,足足達到了4萬多頃地,折合畝數就是400萬畝地。
這與荊州府衙的文檔記錄,明顯是對不上的,從土地到戶口都對不上,戶口好說,因為有許多流民涌入荊州,還有家奴也被釋放了不少,又有許多山民也主動下山落籍,不下山不給分田,還要加稅。
耕地面積上就真的有些說不過去了,按照官府的文檔,對比現在實際清丈出來的土地,二者起碼差了有三分之一(實際高的能差一半)。
好家伙,這特么就是所謂的大清盛世
怎么看著都跟明末有點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