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又反水了!
城外,漢軍大營。
“都說說吧!這華容縣城該怎么打”
何順安召集了麾下的幾個千總,商議著應當如何破城。
別看華容縣只是一座小縣城,漢軍又是突然來攻,沒給華容縣的官吏一點準備和求援的時間,但這不代表華容縣就很好打了。
相反,作為《三國演義》都露過面的古縣城,華容縣的難打程度幾乎能趕得上荊州府城。
因為華容縣地處洞庭湖平原,邊上就緊挨著洞庭湖,這意味著華容縣常年都要遭受洞庭湖水患的侵擾,為了避免水患禍害縣城,那么有必要的這縣城就修的又高又厚。
只是一座區區縣城,它的城墻高度就達到了7米,墻基厚度也接近了9米,跟城高才不過9米的荊州府城相比,都差不了多少了。
如此縣城,但凡城中有五百人的正規綠營兵或者滿洲兵,那何順安也就不用來打了,乖乖退兵回石首吧!
圍成一圈的眾將,其中一人叫吳豐的千總,當先開口說道:“遠遠看來,這華容縣城不大,但城墻太高了,比咱們的荊州也不矮上多少,恐怕不太好打啊!”
另外一人叫齊勝的千總,聞言搖頭說道:“何止不好打,如此高大城墻,我軍又多為新兵,若是強攻,就算能打下來,也必定傷亡不小。”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又有一個叫黃四的千總也加入了爭論。
何順安眼見就要爭吵,當下抬手道:“好了好了,本指揮使已用千里鏡粗略的看過,這華容縣的城墻上沒有什么清兵,只有一些民夫青壯,還有幾個來回游走的,看穿著應當是城中縣衙里的三班衙役。”
這話的意思很簡單,負責守城的全是民夫青壯,了不起加上了一些三班衙役,戰斗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守軍都這么拉胯了,那攻城打起來,傷亡也能大大減小。
聽到指揮使這么說,最開始發言的吳豐想了想,說道:“華容縣城的城墻很高,還難打,但那些青壯民夫沒什么好怕的,咱們的雖然都是新兵,卻也是兵甲齊備,可以先假裝佯攻幾處,城里守軍肯定來不及防守,再集中進攻一段城墻,應該就能打下來了……”
“可這樣的話,傷亡還是很大啊!”千總齊勝搖頭說道。
黃四這時有些受不了:“這是在打仗,指揮使都說了要練兵膽,那怎能一點傷亡都沒”
吳豐跟著贊同點頭道:“指揮使,我也覺得黃千總說的有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既要練兵膽,那就不該這般婆婆媽媽、瞻前顧后!”
何順安掃看一眼眾人,接著又低頭看了看地圖,地圖上先是點著華容縣城,而后比對了一下縣城中間的洞庭湖,再到南邊的常德府。
“那就這么辦吧!”何順安突然笑道,“傳令下去,圍三闕一,擺出要佯攻幾道城門的架勢,再放開一條口子,還有同時加緊打造攻城器械,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軍令下達,漢軍圍城了,還是圍三闕一,圍而不打。
反而砍樹拆屋的動靜更多了,還多了許多幫忙協助的民夫,這些民夫都是收了漢軍的錢糧,又被漢軍半強迫拆了屋子,因為無處可去,索性也就投了漢軍。
先幫著漢軍攻城,漢軍已經答應他們,打完了縣城,就帶他們打地主分田地,還能幫他們把欠了地主官府的高利貸,也都一筆勾銷。
如此威逼利誘之下,漢軍還管吃飯給工錢,民夫們可謂是干勁滿滿。
短短幾天下來,城下的民屋就被拆的差不多,大量攻城用的木梯、云車被趕工制作出來。
城墻上值守的青壯民夫看在眼里,陸續有人騷亂著要回家,不想再守城擔驚受怕。
因為人數太多,而且也要倚仗這些民夫守城,羅時暄被逼無奈,只能親自出面安撫,又給每人發下安家費,同時答應頓頓干飯管飽,這才把不滿暫且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