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炸的不是漢軍的炮膛,而是炸在了清軍的綠營前軍陣地。
確切來說不是炸了,而是錐形炮彈產生的巨大動能沖擊力,撞在了清軍藤牌盾墻下,宛如子彈撞在了一坨剛出鍋的熱豆腐上。
啪!
拿著藤牌的清兵,跟豆腐一樣,炸的稀爛。
炸完不算,炮彈動能不減,直接表演了一波啥叫一穿十。
20門紅衣加農炮陣前開炮,炮臺都險些撐不住,炮彈也不存在打歪,通通打進密集的綠營前軍陣地,當場送走了幾百個清兵。
富志那人都傻了,反賊這特么開的是什么炮
其實,紅衣大炮也叫前裝滑膛加農炮,但這已經是明代仿造的產物,到了現在的乾隆朝早就跟不上時代。
這很正常,連前兩年剛訪華失敗的英使馬戛爾尼,他估摸著也想不到,只是區區四十年后,英國人的艦隊就會轟開滿清閉關封鎖的國門。
總之,漢軍的紅衣加農炮,全都已經到了一戰,哪怕只是低配版,沒有勾膛線,也沒有能炸的炮彈,發射藥還是黑火藥,因為怕這些普通的無縫鋼管,頂不住白火藥的爆炸。
如此,射程、威力大削,但打在清軍的密集盾墻上,還是如同子彈打豆腐,破壞力和穿透力驚人。
綠營前軍甚至都沒時間崩潰,很多清兵都是頂著藤牌,啥都不知道就變成了人體碎片。
一炮下去,前軍被清掉大半,余下清兵當場朝后潰退。
“頂住,中軍壓上去,敢退的一律殺無赦!”
富志那心中驚駭,但將領的出色反應下,還是讓他立刻下令讓中軍頂上。
好在綠營前軍已經被漢軍一發炮彈,清掉大半,余下潰退的清兵,也沖不了清軍的中軍軍陣。
清軍的中軍,都是鎮筸兵、滿洲兵為主力,他們迅速往前頂上,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前面的人死的太快了,他們都不曉得發生了什么事,只能抽刀驅砍退回來的綠營前軍。
“開炮!”
“轟轟轟轟!”
富志那甩手下令,這次是清軍的紅衣大炮開炮了。
炮彈打的很歪,不出意外全打空了,因為數量太少了。
不足漢軍的三分之一,還是第一波試炮,能中就有鬼了。
“轟轟轟轟!”
漢軍炮手也不慣著,直按中門對射。
被重新殺回去頂上的綠營前軍,再度遭到二十門加農炮齊轟,這下終于是徹底兜不住了。
前軍綠營瞬間崩盤,后面趨前的中軍壓根攔不住潰退的綠營。
那些綠營也學聰明了,知道前沖是死,后退也是死,那就往兩邊跑。
中軍失去了掩護,直接成了前軍,也看清了漢軍頂上的是什么玩意。
富志那有些僵住,他不曉得該怎么打了。
沒錯,他是在苗人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有著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但現在是江邊平地,一馬平川,迂回的地方都沒有。
而且,如今還是嘉慶元年,滿清在軍事上早就不行了,能打會打的將領死的死、退的退。
精銳能戰之兵,也被乾隆朝的連綿戰爭耗損的差不多,就說富志那手下的清兵,真正能戰的實際就那1500人的鎮筸兵。
滿洲兵靠不住,民兵鄉勇更靠不住。
富志那強撐著稍微做了點戰術變化,讓陣地里的小型火炮前頂,紅衣大炮在后面持續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