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殺!”
黃狗子打開書箱,從里頭抄出唐刀。
十幾個先鋒營漢兵,對著城門口一通亂砍,清兵門卒完全沒有防備,瞬間就被殺潰。
湘陰縣城門就這么被占下,林子口埋伏等待的漢兵,接到了報訊后疾馳出兵增援。
原本見到漢兵人少,才區區十幾人,城門附近的清兵還打算掙扎一下,試圖奪回城門。可眼見又來了一支軍隊,起碼多達百人,而且個個都是氣勢洶洶,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立馬就泄了。
剩下的清兵也不抵抗了,全都選擇了棄城逃跑,跑的路上還一路脫下了身上的號衣兵器。
沒有經過任何像樣戰斗,后續增援的百余人先鋒營漢兵,幾乎連拔刀砍人的機會都沒有,來了就遇到一座被十幾個同袍占下的空城墻。
這么一座湘水繞貫,還離省城長沙極近的大縣,就被漢兵不費吹灰之力奪下。
守城清兵一窩蜂全逃了,湘陰知縣徐宏也跟著逃了,而且逃得飛快,漢兵已經第一時間殺往衙門,可到了地方早已是不見蹤影。
官印官服和檔案地圖倒是留下了,還擺好放在了縣衙大堂,內院的園也被挖開,應該是藏在里面的銀子銀票被帶走了。
沒抓到活著的縣令,那就沒抓到吧!
反正也不影響。
縣里的大戶見到漢兵半天不到,就把縣城占了下來,說不驚詫肯定是假的,這可是一個大縣,不是什么窮鄉僻壤,怎么著也該費點功夫,掙扎一下才對。
而且,漢兵才來了一百多人,還只是先鋒軍隊,主力大軍都還沒趕到,連那位漢軍的大將軍都沒來。
無語是真的無語!
該投也還是得投了,幾家湘陰士紳,以左家為首,跟占了縣城的漢兵先鋒營請降,并幫著維護縣里騷亂的秩序。
約莫過了一天左右,聶宇親率兩萬漢軍主力姍姍來遲。
到底是兩萬大軍,加上隨軍的民夫、騾車等各種輜重,行軍速度當然不可能快的起來。
聶宇沒在湘陰縣停留,只是在此駐扎兩千軍隊,將湘陰變成了后勤補給中樞,與洞庭湖、湘水串聯,而后便大軍順江南下,直取長沙府。
當然,大軍在南下前,聶宇專程接見了一番湘陰縣投誠的大戶,但沒能見到左宗棠的親爹左觀瀾。
沒見到很正常,左觀瀾只是左氏族人,并不是湘陰左氏主脈,家里可是窮得很,甚至要去縣學做廩生,不然連書都讀不起,這會應該已經進了岳麓書院求學,所以不在湘陰老家。
湘陰離長沙很近,直線距離僅有三十多公里,還有一條湘江水貫通。
湘陰一破,長沙府等于徹底失去門戶,只能任由漢兵宰割。
聶宇也不去管東西的益陽、安化、瀏陽等縣,兩萬多人的大軍就這么浩浩蕩蕩公然南下。
不是他不想坐船,而是船實在不太夠用,加上民夫兩萬多人的大軍,還有無數糧草輜重火炮,實在沒法裝得下,后頭洞庭湖也要船跟岳州府往返。
也好在湘陰—長沙兩地不遠,用民夫運輸糧草,再弄一些船只運載火炮,行軍速度也不太慢。
此番漢軍南下,戰略點非常簡單:
第一,聶宇親率兩萬大軍,岳州府留軍兩千,經洞庭湖乘船南下,直擊長沙,破壞和占據湖南省政治、經濟中樞。
第二,澧州的白楠、徐三郎合兵八千,留軍兩千,同樣向東走洞庭湖水路,直接登陸攻打常德府,不求立刻打下來,但求讓清軍自顧不暇,難以回援長沙。
兵分兩路,兩路并進,長沙府勢在必得。
打下了長沙,接著再取常德,漢軍鯨吞湖南的大勢就成了。
…………
給你們看個抽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