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麻煩大了
楊芳確實是猛將了,別人二十多歲的年紀,都還在科舉路上苦熬。這家伙一次考不上,就直接跑去從軍,一年就升到了守備官,純靠打仗不要命,外加足夠能打。
不過,這也是楊芳的缺點,除了恩師楊遇春,還有提攜的福康安福大帥,壓根沒人被他放在眼里。
這不奇怪,就像玩游戲,開局就五殺了,后面對抗路打野來抓你,你怕是都敢一對二,上去碰一碰。
楊芳倉皇逃回辰龍關,左肩、后背各插了一支弩箭,后背那支是漢兵不信邪,遠距離補的一箭,只是穿透了鎧甲,入肉不深。
左肩上插著的才叫致命,這可是商城出品的弩槍,說是民用,可基本都是用來打魚,動能很強,近距離下威力堪比手槍。
得虧不是子彈,而是鐵制箭頭,不然能把楊芳的左肩都打爛了不可。
沒打爛,但弩箭也入肉極深,還刺穿了肩胛骨,再加上長時間騎馬,辰龍關里的半吊子軍醫,面對這復雜傷勢,壓根束手無策。
楊芳出關追八旗兵,結果被漢兵埋伏,身受重傷逃回,這堪稱離譜的戰報消息,快馬加鞭送回了辰州府。
姜晟人都快聽傻了:“楊守備怎么會棄關不守,主動帶兵出擊的”
報信清兵回答:“當時,關外來了幾個八旗兵,楊守備一開始不知情況,后來那幾個八旗兵,突然開始對咱們勸降,說咱們打不贏,早降晚降都得降,還不如現在就……”
劉君輔抬手打斷,咳嗽了兩聲說道:“說具體內容,楊守備怎么就出關了”
那清兵連忙說:“那幾個八旗兵罵楊守備,問楊守備有幾個腦袋夠砍的,敢對八旗兵射箭,還說楊守備是要叛出我大清,楊守備才是反賊。楊守備一時氣不過,便帶著自己的親兵隊,出城追擊那些八旗兵,后面的事情我們也不知道了。楊守備沒帶著我們一起,只是回來的時候,楊守備的親兵都沒了,還身負重傷,連軍中大夫都沒辦法救治。”
姜晟這下差不多理清了,不是那楊芳太蠢太年輕,而是漢軍用的計策太毒辣。
用八旗兵來勸降,還反向污蔑楊芳這個沒啥身份背景的漢將,說他敢襲擊八旗,這是在謀叛大清啊!
別說楊芳了,換成姜晟來守辰龍關,遇到這情況也得抓瞎。
他是湖南巡撫,官居正二品不假(實際從二品,正二品為慣例加銜),可官銜再大,事情扯上了八旗,還是最高級的滿洲八旗,全都是扯淡。
滿漢一家親,那是哄老百姓們聽得,真正入朝為官,或者但凡有些見識,都曉得這話就是在放屁。
先皇雍正在的時候還好些,因為雍正是真想做中國的皇帝,而不只是滿洲的八旗大酋長,就連地方督撫大員,也清一色改用漢官,還許了張廷玉遺詔入太廟的資格。
就這事,還差點被乾隆這好兒子給廢了,因為乾隆覺得張廷玉是漢官,沒資格入滿洲人的太廟。
可以說,你做乾隆朝的官員,要是不入旗籍,那你真是給皇上他老人家做奴才的資格都沒有,滿朝漢官面對八旗滿官,都得夾著尾巴做人。
姜晟沉思半晌,問道:“那些真的都是滿洲八旗”
“不清楚,”清兵搖頭說道,“但楊守備提前回來的兩個親兵,帶回了一個八旗俘虜,說的一口八旗話(不標準滿語),還說是什么鑲白旗……”
知道八旗的具體旗號,能說八旗的滿語,看來確實是真八旗了,還是真的滿洲八旗,漢八旗可不會滿話。
這下麻煩了呀!
隨手讓那清兵退下,姜晟與劉君輔兩個人,就這么枯坐辰州府衙。
憋了半天,劉君輔還是搞不清楚:“滿洲八旗,怎么會投降漢賊的”
姜晟搖頭:“這誰能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漢賊手里絕對握有一支滿洲旗兵,雖然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不管有多少,這都是八旗。稍微處置不當,就算我們能擋住漢賊,也沒法與朝廷,與萬歲爺和滿朝的滿洲部堂們交代。”
“那就不做理會”劉君輔試探性問道。
姜晟再搖頭:“那太消極了,朝廷要是知道,便以萬歲的態度,你我丟官罷職都算輕的。”
劉君輔皺眉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能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