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什么可是,你去不去不去,我就當沒你這兒子。”
“……”
如老楊員外這般,強行逼著兒子去半路投奔漢軍,在鎮上的其他幾家大戶也在同步上演。
經歷了此戰過后,漢軍不說魚躍龍門,那也已經是今非昔比。如果說原來的漢軍軍紀嚴明,落在那幫地主士紳的眼里,頂多就是反賊講規矩,尊重他們讀書人。
那么現在,清軍大敗,被俘虜的潰兵都有上萬,總兵、千總、把總更是數不過來。
這放到士紳讀書人的眼里,不說絕對能成事,那也起碼有了割據方的底氣實力。
造反嘛,哪有什么包贏的,贏面很大了,那就已經值得野心家們下注投資了。
成了登閣拜相,享受百年富貴,輸了輸了麻溜投降唄!
別看滿清坐了江山,還用八旗滿人攫取了士紳地主們的權力,但現在是乾嘉年間,清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必須要倚仗這些地主鄉紳。
所謂法不責眾,當年三藩之亂,參與的將領官員都沒全死。真正處死的只有造反集團的骨干,還有小部分的頑固抵抗分子。大部分反清的官員將領,都在事后得到了赦免,能夠繼續做官享受富貴。
尚可喜這鐵桿漢奸,因為沒有實際參與,還回了廣東接著做他的“平南王”。
卻說聶宇坐在宅子大堂,正認真聽著手下的將領,還有隨軍秘書官的戰后報告。
“大將軍,截止一個時辰前,此戰我軍共殺傷偽清潰兵四千余人,俘虜一萬三千余眾,又擊潰殺傷偽清巴圖魯護軍騎兵兩千余人,斬殺大將德楞泰。清軍余部目前已被我軍打散潰逃,陳指揮使、何指揮使都已經分兵前往追擊。其余的小股潰兵,白指揮使和徐指揮使也額外分兵,以戰場中心往四周掃蕩清剿。”
“此戰,我軍已經大獲全勝,數萬偽清大軍戰敗,湖湘之地已是我大漢囊中之物!”
這話有著溜須拍馬的嫌疑,但同樣也說的是實話,清軍確實敗的很慘,幾萬大軍灰飛煙滅,連巴圖魯護軍都折在了這一戰。
額勒登保、明亮、德楞泰,三個大軍主將,一個戰死沙場,連帶著朝廷的巴圖魯護軍也全軍覆沒。
另外兩個沒死,但同樣為了跑的快,幾乎只帶了自己的親兵,就算真能回到湘西,也差不多得成光桿司令。
沒錯,就是光桿司令,屋漏偏逢連夜雨,差不多就在漢軍和清軍決戰的前一天,額勒登保留駐湘西的幾萬大軍,便已經被平隴苗人給一鍋端了。
本來應該沒那么容易,清軍的兵力空虛歸空虛,但留在湘西的好歹還有個兩萬可戰之兵,石柳鄧再能抓機會,讓現在茍延殘喘的他,去跟兩三萬的清軍硬碰硬,那也夠嗆。
然而,瞌睡來了就送枕頭,龐文才給石柳鄧帶去了一條關鍵軍情留在三岔坪的清軍,實際并非都是一部,他們有湖湘的本地兵,也有幾路外省來的客兵,而且分布都非常均勻。
如此稀爛的排兵方式,卻是出自老將額勒登保之手,他也是沒有辦法了,不這么打散了排布,那他壓不住
不打仗的時候還好,幾路軍隊好歹相安無事,頂多就是各自顧各自的。
一打起仗來,清軍內部缺乏統一指揮,各路總兵誰也不服誰。石柳鄧這家伙也是狠人,為了抓住機會翻盤,居然讓平隴寨子里的苗人全部傾巢而出,驟然突襲了三岔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