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放肆)!”
王同知和李通判同時高呼呵斥。
師爺卻是一點不怕,反而笑道:“二位大人盡可大聲一些,最好招來幾個衙役,把小人給抓了,那么二位大人也能去當大清忠良,為家族妻子謀個追謚富貴。”
這下,兩個人都不說話了,剛剛也只是下意識呵斥,算是驟然聽到不能聽的話,說出來的條件反射。
可呵斥完后,他們發現自己居然并不那么反感,反而還有些想要認真考慮的意思。
這太可怕了!
為什么他們會這么想是因為漢軍已經幾乎打下湖南全境,再加上彼時的四川、湖北、黔貴都不是有苗人造反,就是有白蓮教反清,這局面跟圣祖年間的三藩之亂都頗為相似了。
師爺仿佛看透二人心中所想,說道:“二位大人想必已經看出來了,如今這大清江山,湖南已被漢軍近乎全據,湖北、四川也有白蓮教糜爛一片。就連黔貴西南,這里的苗人雖然已被壓下,可只要湘西的朝廷大軍戰敗,湖南巡撫、提督戰死,湖南也被漢軍全據,消息但凡傳出去,黔貴苗人必定順而復叛。”
這話還真是實話,苗民在滿清朝廷的眼里,就是這么的反復無常。
可能第一年鎮壓下去,管了一年安穩,第三年又得起來暴亂。
沒辦法,滿清朝廷改不了吃屎,壓榨盤剝把人逼反,那就鎮壓,鎮壓完了,接著壓榨盤剝,再把人逼反,再繼續鎮壓……
師爺接著說道:“這大清已經快完了,二位大人是貴人,所以看不出來。但小人是師爺,自然看得明白,包括咱們永順府,地方上早已經爛透。就算咱們治下的鄉紳都能全力募兵,那也絕對擋不住漢軍的大軍!”
李通判皺眉問道:“所以,你還是來勸我們獻城的”
師爺笑道:“二位大人難道還看不明白嗎咱們手里只剩下了三千兵,就這三千兵,如何擋得住漢軍的上萬兵鋒而且,二位大人就那么確定,這三千兵不會倒戈,城中內外乃至地方鄉里,沒有士紳大戶跟著投漢,去做帶路黨”
此言一出,兩人頓時一驚。
過了好半晌……
“獻城投降真的能行”王同知還是有些疑慮。
師爺咧嘴笑道:“呵呵,咱們不是還有府臺大人在嗎”
好家伙,漢軍都還沒出兵,永順府就已經準備投降獻城了。
實際上,不光永順府如此,南邊的沅州府、靖州直隸州,同樣也在糾結考慮。
要是換作半年前,別說糾結了,他們連想都不會想。因為他們可都是正經朝廷命官,哪怕官秩略低的靖州知州,也能穿正五品官服。
要他們從賊,怎么可能
可現在,湖南被漢軍全據,湖北、四川、西南都是白蓮教和苗民在反清,鬧得越來越大。
而且,漢軍也不像尋常反賊,漢軍好歹還算尊重讀書人,除了分田、釋奴和改稅法有些難以接受,其他的完全就是開國皇帝,雄主模板了。
或許,他們也不是不能冒險梭哈一下。
伸頭一刀,縮頭一刀。
他們不敢真的去死,那么冒險搏一把,成了富貴百年,輸了大不了還是一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