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沒人反對,連和珅也沉默無言,乾隆點頭應道:“那就這樣吧!”
云貴總督勒保、兩廣總督吉慶、云南巡撫江蘭,三個地方大員合作去干貴州的義軍,可以說是妥妥的豪華陣容了。
從歷史上來看的話,貴州義軍大概率是扛不住的,但這對聶宇有好處,因為他至少暫時不用擔心兩廣、云貴、四川會有清軍打過來了。
本來事情已經差不多敲定,內閣學士兼吏部漢尚書劉墉忽然來了一句:“湖南白蓮教聶賊既然勢大難治,能否先行招撫,令其夾擊助剿云貴苗亂”
前排能聽見的滿漢眾臣皆是一驚,但旋即又覺得沒什么好奇怪。
因為這個劉墉確實如此,自十年前位極人臣開始,這貨就在不斷犯錯,屢次受到乾隆責備,官聲也不及從前清廉光正。
光是這家伙兩次主持的科舉,不是發生舞弊賄賂大案,就是閱卷不嚴謹,導致摻雜大量違制與不合格的卷子。
滿朝眾臣,能在這乾清宮跪著,還能在乾隆眼皮劉墉面對和珅鋒芒,在刻意的去明哲保身,用犯錯來降低和珅的注意力。
當然,劉墉敢這么干,很明顯也有乾隆的默許。明明屢次犯錯,依舊沒有太重的責罰,還是六部閣臣、內閣學士。甚至乾隆已經暗暗透出風聲,要重新復劉墉為體仁閣大學士。
乾隆看著劉墉,突然扔下去一本奏折,奏折扔的很準,一下子砸到劉墉腦門,差點連頂戴都砸歪:“狗一樣的奴才(劉墉受父蔭抬為漢軍旗),好好看看這是什么東西”
劉墉滿臉惶恐,他明哲保身,不介入滿漢黨爭,都是得了乾隆默許。平日里犯錯也最多口頭斥責,做做樣子,怎么突然就動手了
劉墉連滾帶爬撿起奏折一看,里面內容很多,但有三處被乾隆朱批圈紅:“鎮官、分田、稅法”
嘶!
劉墉看的倒抽一口涼氣,心中已經滿是驚駭震撼,若只論造反的性質,這白蓮教聶賊已經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反賊了。
因為漢軍相比其他單純造反的反賊,已經走出了不一樣的造反道路,鎮官、分田、稅法三板斧,其效果不亞于一把屠龍刀。
就算漢軍未來真的被朝廷滅了,其他反賊也能如法炮制,去效仿漢軍的造反路線和施政方針。
劉墉認真去看奏折里的內容,里面記錄的非常詳細,有許多都是此前從未上報,最讓劉墉震撼的是,這聶賊分了地主的土地不說,還給自己獨留了一百畝,用于給自己去交稅。
交不交稅不重要,無非左手倒右手,關鍵是反賊的頭子,居然能以身作表。
再看我大清的萬歲爺……
不行,這是對主子的大不敬,作為奴才的自己不能這么想。
鎮官改變了地方行政區劃,等于僭行皇帝之權,而分田重新分配土地利益,最后的稅法更是在改天換地,相當于重立王朝之基。
而且,這聶賊還在地方修路挖渠,鼓勵開荒,對流民編戶入籍,又禮賢下士,那在岳麓書院的“君臣相得”,已經被漢軍大肆作為政治宣傳材料。
可惜,作為“君臣相得”的主角左觀瀾,還有岳麓書院的院長羅典,這兩個人都是湖南人,家眷族人都在湖南,也就是漢軍地盤。
要不然,羅典一個人老成精的,怎么會“被逼無奈”投降了漢軍
如此種種,看得劉墉背心直冒汗,這白蓮教聶賊還招降個屁啊!
人家就是奔著推翻大清來的,不對,這聶賊算哪門子的白蓮教,這般大的志向,能是白蓮教那樣的愚民邪教
“奴才罪該萬死!”劉墉麻溜五體投地。
乾隆大罵:“你這狗奴才,確實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