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線膛槍和米尼彈
火器坊。
“拜見大將軍!”
“呵呵,從兄不必多禮!”
聶宇上前親切拉住從兄聶宏的手,將他給虛扶起來。
這從兄聶宏就是堂叔聶霖的兒子,跟聶宇同樣都姓聶,算是聶家族人一分子,造反誅九族能湊上的那種血緣親族。
聶宇也不是在任人唯親,純粹是涉及到了核心的造反機要,那必須把握在不能背叛的自己人手里。
簡單客套幾句,聶宇切入正題問道:“你之前上報說,火銃局的工匠們已經把拉(膛)線機給做出來了”
荊州火器坊,作為漢軍最早的火器坊,同樣也是火器坊的總部,已經發展非常龐大,內部早就按照火器的不同,細化為了三個生產研發分區:
火銃局、火炮局、彈藥局。
火銃局,聽名字就知道,專司量產漢軍主用燧發槍,以及研究如何進一步量產線膛燧發槍。
火炮局,專門造火炮的,漢軍目前最厲害的攻城巨炮,就是在這里出產,同樣還有經過工匠改進,大批列裝炮兵的新型迫擊炮(虎蹲炮改)。
彈藥局,這里的工匠學徒在三局里面人數最多,因為他們的工作相對簡單,但也更繁雜勞累。
燧發槍要消耗的海量子彈,到各種型號大炮列裝的實心炮彈,再到新型迫擊炮需要用到的爆炸彈,全都產自彈藥局。
近代大炮能裝的爆炸彈,漢軍暫時沒那個制造工藝。因為鋼鐵生產工藝達不到,只能等到新型鋼爐正式投產后再試試看。但大炮的爆炸彈造不出來,可迫擊炮就綽綽有余了。
迫擊炮作為典型臼炮,膛壓本來就低,而且迫擊炮口徑小,填藥量不高,對炮彈材質的壓力要求就更小了。
來到火銃局的后院。
這里的場地十分開闊,因為要安放的機器實在太大,幾乎占據了院子大半場地空間,還有十多名工匠正在忙前忙后。
既有火銃局自己的工匠,還有負責蒸汽機開發的工匠。
院子里正被工匠們來回搗鼓的巨大機器,其主體分為了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蒸汽機,后半部分為才是拉線機。
“聶局官,已經調試差不多了。”
“那就開始吧!給大將軍演示一番。”
聶宏下達了命令,工匠們立刻啟動了機器,學徒工抄起鐵鍬開始賣力添煤。
“咚咚咚咚!”
蒸汽機帶著沉悶連續的動靜,開始了循環往復工作,通過連桿滑輪結構,將產生力持續不斷的勻速傳遞給了另一部分的拉線機。
拉線機的結構看著復雜,但實際卻很簡單,里面有一把鋼制的銼刀,其為拉線的主體結構。銼刀后面與連桿滑輪相準,滑輪被蒸;汽機帶著轉動,文聯動了連桿拉著矬刀做與速任復運動。
銼刀的固定結構,焊接了一個鐵尺,鐵尺表面有著均勻切出的齒條,頂上與一個斜坡結構相接。
每當銼刀被帶動勻速往復運動,鐵尺也會跟著斜坡結構,上下往復運動,帶動固定銼刀的齒條,讓銼刀往復運動的同時,又勻速往復螺旋轉動。
銼刀的前端,便是需要拉膛線的槍管,槍管的固定處設置了一個較大的鐵齒輪結構,與蒸汽機滑輪通過連桿聯動。
每當銼刀做過一次往復運動,槍管固定的鐵齒輪就推著槍管轉動五分之一圓周。
如此來回往復五次,用不了半分鐘時間,一個槍管的膛線就被完美拉好了。
“大將軍請看!”
聶宏在工匠那里接過槍管,槍管表面還能感受到熱量。
聶宇真就迎著陽光看了看槍管內壁,里面都是螺旋均勻的來復線:“不錯不錯,有沒有成品拉出來的線膛槍”
聶宏早有準備,在工匠那里接過一桿嶄新線膛槍,雙手奉上:“請大將軍移步打靶場!”
川打靶場位于荊州城郊,實際就是漢軍火器坊的試驗場,這里的百姓民居已經全部搬遷清空,有土地田產的也都重新給了分田。
聶宇舉起線膛燧發槍,瞄準一百步開外的標靶就是一槍。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