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正面接戰
白楠用一紙任命文書,輕松打發走了劉秀實,劉秀實知道自己這是被奪權了,但也無可奈何。
他確實派了信使要內附,現在漢軍過來接收縣城,本就是理所應當。再加上這還是升官,當陽縣令正七品,郵傳司的宣傳員外郎可是從五品,在官秩上來說算是連升三級。
現在接了,還能自己體面,要是拗著不接,那就只能漢軍幫他體面了!
當日,漢軍進駐當陽縣城。
雖然當陽縣很早就已經名義上內附漢軍,但實際上還是典型農民軍做派。縣城里大戶士紳已經基本被肅清,地方上也沒什么大地主存在,僅有一些小地主、自耕農茍活。
可不要以為沒了地主豪強,當陽義軍控制下的百姓就好過了。
因為沒了之前的地主豪強,義軍又發展成了新的地主豪強。唯一的區別,義軍消滅了官府豪強,原來佃農拖欠的賦稅雜派和地主借貸,倒是都不用交了,賦稅也稍微變得更低了一些。
相對來說,當陽縣的百姓,生活還是能過得下去,也比清廷治下好過得多,但肯定跟漢軍控制沒法比。
白楠沒有立刻率軍北上,援救遠安縣義軍,而是先召集了原來縣衙的官吏,讓他們與自己帶來的分田官、鎮長、新任縣令一同見了個面。
新縣令叫劉修文,原為枝江縣寒門士子。
履歷政績并不出彩,只是中規中矩,但勝在敢做事,膽子挺大,曾在石首縣做鎮長時,俘虜殺過清兵。
漢軍在當陽縣一共休整停留了三天。
白楠說:“劉縣令,當陽縣就交給你們了。”
劉修文拱手回應:“白將軍放心,當陽縣后方自有我等安撫,將軍無需操持費心。”
白楠給當陽留下五百駐兵,而后便率領本部的第二師漢軍,會同三千多人的當陽義軍,合兵一萬三千多人,北上迎戰明亮大軍。
……
當陽、遠安離得很近,直線距離只有八十里不到。
漢軍正常行軍,兩天就能走到,要是急行軍的話,一天就能走到。
“軍門,探馬在四十里外發現反賊蹤跡!”
“好!”
明亮已經圍城多日,總算等到了反賊的援軍。
探馬不斷回報,反賊士卒穿的都是統一紅色兵服,遠遠看去大纛也繡了“漢”字紅旗。
來的竟然是漢賊!
圍城的清軍兵力達到了兩萬,兵力上比漢軍幾乎多了一倍。但清軍主力只有明亮的本部三千湘西軍,其余一萬七千人都是襄陽新卒,戰力堪憂,就連三千湘西兵,也是漢軍手下敗將。
明亮再三斟酌,還是決定先按兵不動,坐等漢軍打過來。
到了中午時分,明亮透過千里鏡,看到了漢軍的前鋒步兵方陣。
清一色的一片紅,舉著一面標志性的漢字大纛。
數十漢軍騎兵當先開路,分散追趕著幾倍于己的清兵探馬。
明亮見此也很無奈,他帶過來的這些騎兵,基本都是當初辰州一戰的敗兵。對漢賊的恐懼早就深入骨髓,面對漢軍騎兵的追擊,壓根不敢反抗,只能一溜煙的逃跑。
當然,肯定也有膽子大回去拼殺的,但結果也是無一例外,不是死就是傷。
清軍騎兵都是地方綠營,跟漢軍騎兵的騎術相當,比拼的只有個人勇武和武器差距。
個人勇武,漢軍騎兵都是一日一操,肉食軍糧給足。武器更是用的現代工業鋼刀,就清朝的土法煉鋼水平,雙方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一來二去,清軍騎兵只能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