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步兵打騎兵
明亮也不是完全輸紅眼了的賭徒,他通過千里鏡已經觀察許久,敏銳發現漢軍的騎兵數量很少,幾乎都是步兵。
這非常合理,因為漢軍起家在湖廣,擴張地盤非常快,壓根來不及發展養馬地,也沒能力大量獲取外省的馬匹。
馬匹可不同食鹽,這可是真正的軍需戰略物資。
整個清朝的養馬地,幾乎全在官府的控制下,官府說不賣給你,那你大價錢也能走私弄來幾匹過過癮,但要組建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基本不可能。
漢軍目前的騎兵戰馬,還是來自先前幾次大戰的繳獲,繳獲的戰馬很有限,分給幾個漢軍陸師,那就不剩多少了。
就比如白楠的第二師,騎兵全部加起來也才不過七百多人,而且真就是七百多匹戰馬。多一匹沒有,死一匹就少一個騎兵,所以戰馬在漢軍手上可是堪比火炮一樣寶貴的戰略資源。
卻說三千清軍騎兵全被明亮一波壓上,作為扭轉戰局的最后王牌,這些騎兵小跑著從后方繞了出來,而后也不沖擊正面戰場,而是直接奔向已經潰敗的左翼。
清軍左翼雖然潰敗,潰敗的特別快,但潰敗的同時,漢軍的左翼部隊為了擴大戰果,也跟著追殺沖了上去。
一來一回,漢軍的左翼就被清軍牽著脫離了大部隊,而漢軍的兵力不多,正兵就一萬多人,算上充當民夫的當陽義軍三千人,分出去追擊的左翼部隊至多不會超過幾千人。
幾千步兵打幾千騎兵,別說是一般的反賊了,就是正規軍對上去,也難打的贏。
這可是三千騎兵啊!
白楠也通過望遠鏡看到,雖然心底已經冒出壓力,但面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是從容不迫做著迎戰部署:“傳令左翼部隊,立刻結陣迎敵。炮兵營全部重炮掉轉炮位,支援左翼部隊。迫擊炮隨機應變,轟炸正面的殺上來的清軍!”
“火銃營、弩槍營集體向左翼軍陣靠攏,隨時準備迎戰!”
“騎兵營,準備出擊!”
一連串的軍令下達,靠著對講機的實時傳令,漢軍這邊的兵力調動速度非常快。
清軍騎兵剛出現在戰場上冒頭,漢軍這邊立刻就開始調兵出營,所有還在急速射開炮的加農炮,幾乎同時停火,而后掉轉炮位,對準了正在小跑迎上來的三千清軍騎兵。
漢軍左翼的步兵方陣,在白楠下達軍令前就已經先一步停了下來。
三千騎兵跑起來,哪怕只是小跑,還沒開始加速,這動靜也不會小。
漢軍又不是瞎子,一眼就看到了清軍左翼陣地冒出來大股騎兵,踩著滾滾煙塵向自己這邊小跑接近。
現在可還是大清朝,漢軍的裝備雖然經過了幾次革新,但讓步兵硬抗騎兵,還是有些難度太高。
幸虧漢軍的日常操練注重紀律,不說泰山崩于前,只是大股騎兵靠近,還是能保持住軍隊的基本陣型。
“軍門,漢賊戰力雖然精悍,火器也甚是犀利,但旁門左道終究擋不住三千精騎堂堂正正,此戰勝負已分了!”
說這話的正是明亮身邊一直時不時捧哏的副將,也是清軍眾將官里為數不多的滿洲將領。
對于如此明顯的拍馬屁,雖然眾將官都是心中鄙夷,但也不由重新生出一絲信心和期望。
這可是三千人的騎兵,漢賊能打歸能打,可步兵打騎兵,肯定還是騎兵更甚一籌。
說不定,原本不利的戰局真能因此而扭轉呢
清軍眾將心中生出信心和期盼,而漢軍這邊坐鎮后方的高級將官,卻是個個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他們有不少人,都是沒參加過當初辰州大戰的新人,正是因為新人,才被白楠領著北上,通過實戰來練兵磨礪。
步兵和騎兵的直接對抗,真的能打贏嗎
或者說,漢軍左翼的步兵方陣,真能擋得住三千清軍騎兵的沖擊嗎
在雙方高級將官的注視下,就連明亮、白楠這兩位大軍主將,也都全程用著望遠鏡(千里鏡)觀察騎兵走向方位。
三千清軍騎兵,先是出了后方軍陣,接著找到漢軍左翼方陣,迅速重整好陣型。從徐徐慢步靠近,逐漸變成小跑提速,前排的騎兵提速,后排的騎兵也跟著提速。
三千騎兵小跑提速,沖倒是還沒完全沖起來,可陣型卻在迅速走樣,不少騎兵干脆還掉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