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川縣。
明亮惦記的鄂輝,正在率軍包圍這東進第一戰的縣城。
鄂輝面無表情說道:“我以為我已經出兵很快,可沒想到漢賊卻是比我們更快,漢川縣都被奪了,后面的漢陽、武昌怕是也兇多吉少了!”
副將聞言連忙回道:“制臺大人,漢賊雖然兇悍,但漢陽、武昌二府,也是我湖北的重鎮。漢賊再是如何兇悍,要攻下漢陽、武昌二府之地,也絕不會這么快,更別提還要拿下漢川縣,堵住我軍東進的道路。”
“末將以為,應當是漢賊早便攻下了漢川縣,主力應當是還在圍攻漢陽、武昌二府。只要我軍快速出兵,定能配合兩府守兵,大破漢軍賊眾!”
這說的明顯也有道理,鄂輝這次出兵合圍漢陽、武昌的反賊,可是提前計劃了很久,確保消息不會走漏,走漏了也不會走漏到漢陽這么遠的地方。
所以,反賊絕對不可能是事先得到的消息,還已經提前做好了防備,一切應該都只是巧合而已。
反賊可能第一戰就拿下了漢川縣,并把這里變成了防備自己的第座縣城,重兵主力應該還是在包圍漢陽、武昌兩府。
甚至大概率反賊主力就在武昌,武昌守備力量充足,不出重兵很難快速攻下來,而且武昌還都是湖北的地方要員,官職沒幾個是真正小的,投降也不太可能投降。
漢軍成了氣候,但沒完全成了氣候,至少還不到”省布政使納頭就拜的地步。所以武昌、漢陽也不太可能降了,不降的話就只能拼死抵抗,兩府的守軍力量和存糧儲備,起碼也能守大半年了。
“傳令下去,拆屋準備攻城!”鄂輝左思右想,決定先快速拔掉漢川這座縣城再說。
鄂輝帶過來的清兵,都是漢陽、武昌的本地兵,所以還算比較克制,說拆屋就只是拆屋搜刮,沒有亂砍濫殺。
眼看清軍拆屋了,漢川縣代理縣令劉之虞,連忙找到了駐縣協防的漢軍把總林虎:“林千總,清軍果然到了,現在正在拆屋,準備攻城了。”
林虎點頭:“那就按計劃行事,你先召集城中青壯民兵準備守城,我帶過來的兵也會幫忙,順便看好城里的這些大戶。大將軍說了,這些大戶慣會反復無常,可不要讓他們趁亂生事。”
劉之虞一拱手:“在下明白。”
他本來就是當初帶領縣城起義,殺了縣令投奔漢軍的書生讀書人,這些事情干起來自然沒什么大問題。
這家伙先是回去征名民夫青壯,準備守城御敵。同時又張貼告示,搞了一套戰時保甲制,讓百姓大戶們相互監督舉報。
誰要是有什么異常,周圍鄰里知情不報,一律按通敵罪名連坐。
這么一搞,雖然還是不知道哪些大戶心思不純,但也沒人敢再明顯去搞什么小動作,不是潛藏找機會,就是準備再看看局勢。
翌日,天剛放亮。
鄂輝對漢川縣城發動猛攻,用于攻城的民夫很少。因為都提前得到了消息,不是進城了,就是進山了,糧草倒是沒帶多少,搞得鄂輝差點懷疑,自己這邊是不是有什么內鬼。
鄉下百姓全不見了,這明顯不太對勁,用漢軍提前防備也說不通。
鄂輝沒法臨時揪什么內鬼,都已經箭在弦上,再揪也來不及了,還是先快速攻下漢川縣,把這里變成大軍的落腳據點再說。
兩萬清軍發動猛攻,無數清兵頂著門板制作的簡陋循車,充當民夫的清兵一個個背負沙石土包,冒著傷亡去填平護城河。
第一天的強攻下來,護城河的數段都被填平出路,城頭守軍的守城材料,也都消耗的厲害。
林虎看著城下被丟棄的清兵尸體,默默回到城樓,掏出了對講機:“報告楊指揮使,清軍攻勢極為猛烈,應該是真的中計上當了。”
“很好,繼續守城,讓清軍以為漢川縣兵力空虛,我們還不知道消息。”
“明白!”
漢軍已經準備給清軍包餃子了,清軍卻是還渾然不知,以為漢軍還在圍攻漢陽、武昌二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