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收州
“呵呵,都督府這次給出的方案不錯,滅一個殺盡王,換來了兩塊新地。”聶宇拿出一份電報譯文笑呵呵說道。
電報譯文依次遞給內閣諸部的文武官員們傳閱。
劉駿看過后,跟著面帶笑容說道:“郴州本來就跟那賊寇殺盡王相鄰,西面此前面臨的又是桂陽義軍,屬于是被兩面夾擊,就算要降也不知道該降誰。現在桂陽義軍南下,桂陽歸入我大漢疆域,茶陵州也被陳將軍掃平,就是走脫了殺盡王。作為一方知州,自然是時候該做出抉擇了。”
能活著,誰也不想白白送命不是。
郴州知州潘伯庸看得很明白,殺盡王他還能勉強靠地利擋住,可漢軍太厲害了,擋是擋不住的。
而且,在清廷和乾隆的眼里,郴州、沅州這些湖南僅剩的州府,應該早就被反賊拿下了才是。
怎么還能一直存在這么久的
莫不是這幾個州府的知州、知府們都從賊了,這才能在反賊包圍下茍延殘喘,沒被吞并滅掉
不管別人怎么樣,反正潘伯庸是扛不住了,殺盡王殘暴好殺,投了也沒活路,所以他還能號召地主百姓拼命抵抗。
可漢軍來了,那就不必了。
漢軍不胡亂殺人,很守規矩,尊重讀書人,在這么多反賊里頭,幾乎都能算得上是異類了。
潘伯庸甚至還聽說,最近漢軍的大將軍,還登基稱王,定王號為漢,正式建制確立了法度。
這就是羽翼豐滿,成了氣候了,也就值得他們這些清廷的大官伸手去下注了。
“郴州知州潘伯庸請降,可以許他虛官高位,但不予以實權。”吏部尚書呂志宏忽然說道。
這個建言沒什么毛病,郴州知州有獻州大功,算是帶上了郴州州城在內,所轄諸縣一起隨從投降,這功勞可是不小的。
再加上郴州知州一直被兩路義軍夾在中間,動彈不得,所以貪污作惡的機會不多,光是忙著擋住義軍夾攻之勢,就已經快要耗盡心力。
將功折罪綽綽有余,再給個虛官高位,但不給他實權。
對外宣傳上就能給清廷官員潛移默化的施加影響,未來某天被漢軍兵臨城下了,只要不守城抵抗,乖乖獻城投降了,就能免罪,還能得到官位封賞。
既然如此,那還辛苦守什么城,直接降了還有榮華富貴。
千金買馬骨嘛!
能內部分化就內部分化,卑鄙是卑鄙了點,但這可是在造反,漢軍不去危害百姓,還給百姓分地減稅,保障百姓生息,已經算是大大的仁慈義軍了。
聶宇想了想,點頭道:“就這么辦吧!”
兵部尚書王若愚忽然遞上一封信書,說道:“大王,數日前偽清的永州知府丁云錦派遣信使,給我們送來求援信書,請求我大漢出兵援救永州。”
說到這永州知府丁云錦,聶宇印象還是比較深刻,因為這家伙早在一年前,就跟自己求救過一次。
但,說是求救,字里行間卻都是牛氣的很,仿佛不是他在求漢軍,反而是漢軍在求他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