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問了王杰、劉墉才知道,這好像是孝賢純皇后的名字。
那時候起,嘉慶就起了這方面的心思,現在時機終于差不多快成熟了,距離乾隆中風已有幾月,乾隆也慢慢恢復過來。
雖然口齒還是不太清晰,但基本的批閱奏折,說些簡單詞匯還是沒啥問題。
嘉慶連夜找來王杰、劉墉密議商談。
劉墉先說:“既然人已經找到,可先著手讓她們從速熟習宮廷禮儀,如此見到太上皇,也不至于御前失儀,而誤了大事。”
王杰聞言搖頭反駁:“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人雖然已經找來,但此事瞞不住和珅的。而今太上皇大病初愈,和珅之勢正盛,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勢必功成,讓和珅及其麾下黨羽無法反應!”
對王杰這番話,嘉慶非常贊同。
事實上他比任何人都急,要不然也不會白天人剛帶來,當晚就連夜密議商談,絲毫不顧及王杰、劉墉兩位老人。
嘉慶問道:“王愛卿以為何時最穩妥”
“明日。”王杰想也不想就回答。
嘉慶一愣:“這么快”
王杰說道:“遲則生變,明日皇上可以日常請安名義,帶人前往面見太上皇。”
嘉慶皺了皺眉:“請安名義獻女,太上皇若怪罪怎么辦”
王杰捋了捋胡須,絲毫不在意微笑道:“兒子孝順父親,皇上孝順太上皇,此為雅事,再加上二女形容果真與孝賢純皇后相似,那太上皇也只會夸贊皇上,怎會怪罪”
嘉慶聞言頓時眉頭舒展,輕輕點頭:“王愛卿說的是,那朕明日就去給太上皇請安。”
劉墉似也不甘示弱,跟著說道:“皇上,奴才明日可與王大人先行前往,將那和珅邀約而出,皇上等和珅離去,再行進宮請安,如此方位穩妥!”
“還是劉愛卿照顧周到。”嘉慶撫掌贊道。
翌日。
和珅拿著偽造美化過的奏折,準備前去面見乾隆。
突然就被王杰、劉墉攔住去路,確切地說不是攔住了去路,而是干脆罵在了一起。
王杰怒噴和珅奸臣誤國,劉墉則是以老好人的身份上去勸架。
這沒有引起和珅的懷疑,因為王杰是真的敢罵,已經當眾指著和珅鼻子罵了好幾次。和珅倒是也想搞王杰,可誰叫乾隆就喜歡王杰這樣的性格,每次都出面和稀泥保著王杰。
硬要說的說,王杰就等于是影視劇中的“紀曉嵐”,乾隆知道和珅貪婪,也知道王杰看不慣和珅,而乾隆就需要王杰去管著和珅,不讓和珅太放肆。
劉墉嘛,這是乾隆用的順手的漢人奴才,跟王杰還是不同的。
三人在去往乾清宮的路上,直接對罵在了一起。
比和珅大了快三十歲的王杰,愣是指著和珅鼻子,把和珅罵的狗血淋頭、臉色陰沉,偏偏又不好隨便動氣。
而就在他們糾纏的時候,嘉慶領著二女進到了乾清宮。
“萬歲爺,皇上來給您請安了!”
“嗯……”
乾隆微瞇著眼睛,身上還裹著裘皮,自從中風過后,他就愈發的怕冷了,連老眼也覺得日益昏。
聽著殿外有人進來的腳步,似乎不止一個人,乾隆抬起頭來想要細看。
“嗯”
恍惚間,乾隆好似看到了自己已故多年的孝賢純皇后。
“瑯嬅!”
(實在沒有真實記載,那就用影視劇二創常用的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