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連蒙帶猜做完卷子,等到會試第二場,許多考生下意識往卷子后面翻,想著會不會還有那“數理化”怪題。
然后,居然特么的真有。
第一場不是已經考過了,怎么第二場還要考
有幾個考生立刻舉手跟巡考官反應,巡考官看過就輕飄飄回了一句:“卷子都是禮部出卷,漢王審題,不會有誤,專心答題吧!”
反應無果,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答題。
好在第一場不少考生已經蒙出經驗來,開始學會舉一反三,這第二場蒙的倒是快了不少,也有少數幾人,無聊看過些數理化課外教材,真的做出了幾題。
這些做出來的,統一裝作不知道,準備悶聲發大財。
歷時九天的會試很快就考完,兩百多名考生出了貢院,兩眼都是發昏的。
這倒不是在貢院待太久熬的,大漢的首場恩科,禮部也怕把考生熬壞了,專門安排配給了取暖燃料、干凈飲水等各種考生日用。
相比起正常科舉,這確實算得上恩科了。因為官府安排的太到位,能想到的都事無巨細辦妥,考生只需要負責安心考試。
當然,這也就是恩科,還是大漢的首場恩科,等后面地盤壯大了,考生數量變多,這些待遇就不會再有了。
“駟舉兄,等等我。”王陽小跑著追上剛出貢院,正準備回客棧的程駟舉。
程駟舉頓足停下,耐心等待對方跟來。
王陽并行而走,隨口問道:“駟舉兄,此番會試,可有把握”
程駟舉沒有隱瞞,搖頭說道:“今科會試,愚兄我怕是要落榜嘍!”
“這是為何”王陽頗為詫異。
程駟舉苦笑:“會試三場,三分之一的題目,我都是瞎蒙。那數學還好,物理與化學,卻是實在難以讓人捉摸。”
聽到是這個原因,王陽跟著無奈嘆道:“說的是啊!此次恩科會試,居然加入了數學、物理、化學這三門科目,數學還能勉強看的懂,無非算學而已。可這物理、化學,小弟我連聽都未曾聽過,說句大不敬的,我在貢院時差點都以為這是漢王在故意刁難我等考生。”
程駟舉說道:“嗯,我也有過此想法,但后來想想,這完全沒有必要。漢王是開創之主,既開恩科,就是為了取士,以及博取天下士民人心,又怎會在考題上故意刁難”
說著,頓了頓,又說道:“再者,這考題看似疑難,但多給出選項對錯,就算真的不會,也可憑主觀去判斷推測。而且,不論數學、物理、化學,所出題目都與我等日用生活息息相關,顯然不是隨意出的考題,里面定然有著深意。”
王陽聞言認真回想一遍,接著撫掌贊道:“兄長如此一說,似乎還真是如此,許多題目都有涉及百姓日用,會不會這是漢王在故意考察我等考生”
王陽舉一反三,很快聯想到了大漢國策。
大漢國策就是分田和廢除奴籍,概括一下就是打壓地主,撫恤百姓。
王陽、程駟舉就這么行走路上,有一搭沒一搭閑聊猜想。
跟他們一樣閑聊暢想的考生還有不少,全是被這次特殊會試給考到頭皮發麻。現在正在互相交流經驗,看看別人會不會,要是大家都不會,那姑且也算個好消息。
會試考完,接著就是封閉式閱卷。
明清的閱卷時間,大部分都是半個月左右。
大漢這邊倒是不太一樣,因為考生太少,不過正常科舉的十分之一,再加上又是積分考制,所以閱卷費時間也得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