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準備發行銀幣
只過了半個月,林文昌就給聶宇呈遞上來一套嶄新的銀幣樣版。
速度能這么快,還是得益于蒸汽軋幣機的問世,只要提前雕好樣版,保證能沖壓的又快又精美。
聶宇輕輕拿出了一塊銀幣,又跟手頭上的標準一兩大漢白銀掂量對比,重量倒是幾乎差不多。
大漢目前的度量衡,跟后世略有不同,比如這一兩的實際重量,采用的就是南方普遍的市平兩和漕平(江南)兩取了中間值,差不多就是36克左右。
而偽清標準的庫平(國庫)兩約為37.3克,比后世的一兩輕了25%左右。前
聶宇現在手里拿的銀幣樣版,重量也是很標準的一兩漢白銀,約合36克左右。
聶宇接著仔細觀察銀幣的表面,就見銀幣正面沖壓了一個繁體漢字,背面則刻印有稻穗圖案。
銀幣本身也是很標準的圓形,外圍壓了一圈細密的環形齒痕紋,以及稻穗底下的一行小字——“興華三年產大漢通寶銀圓”。
聶宇問道:“這些圖案和紋都是做的防偽標識嗎”
林文昌說道:“正是防偽標識,我大漢有著蒸汽機鑄幣,所以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在銀幣上刻印各種復雜圖案。但民間若要跟著鑄造假錢,首先這些細密復雜的防偽圖案,他們就算能做的出來,那也只能靠純手工沖壓雕刻。如此帶來的成本只會讓鑄假錢的利潤無限壓低,甚至不會有什么利潤可言,沒有了足夠冒險,民間假錢劣幣自然不攻自破。”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
鑄假錢的之所以鑄假錢,本質還是為了利潤。沒有了利潤可言,或者利潤低到不足以讓他們冒著殺頭流放的風險,那自然就不會有什么人愿意去鑄假錢了。
這就是掌握了蒸汽鑄幣技術的好處,在沒有完善的紙幣經濟之前,靠著蒸汽鑄幣的無賴玩法,鑄假錢就是賠本買賣,壓根就干不下去。
銀幣就不說了,大漢通寶銅錢自問世到徹底統治大漢國內的貨幣市場,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那些劣質銅錢和假銅錢完全沒得打,論銅錢產能他們不如大漢官府的蒸汽鑄幣,論銅錢的精美和含銅量,他們還是不如官府的蒸汽鑄幣。
沒有優勢,全是短板,卷都卷不過。
再加上大漢對假錢劣錢的嚴厲打擊,還在鑄假錢的不法商人、亡命之徒,不是已經被抓,就是金盆洗手,改頭換面。
還有一小部分則跑出了大漢,來到了江南、兩廣等地。
然后,離譜的來了,他們靠著被大漢的蒸汽鑄幣,給卷出來的優秀造假工藝,成功搞出了一套比乾隆通寶精美,但含銅量更低的精致銅錢。
劣幣驅逐良幣,良幣也能驅逐劣幣。
這幫不法商人很聰明,在被大漢鋼錢吊打以后,果斷把這套給照搬到了江南和兩廣。
聶宇宇拿著那枚銀幣,忽然用手輕輕掰,沒有掰彎,硬度看來比一般銀幣要硬一些。
聶宇問道:“這枚銀幣含銀量是多少”
林文昌回答:“含銀量約合八錢八,另有一錢二加入了銅作為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