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又要打仗了
達州。
張正謨自跟大漢稱臣,受封爵位達州侯,再領川中大將軍,已經過了快一年。
靠著之前大敗清軍的軍事威望,張正謨被義軍各路山頭共推為四川義軍的總元帥。
又前后了半年多時間,不斷拉攏收買親信,排除異己,將義軍各路加以統合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除了對義軍控制和拉攏,張正謨也跟著大漢吸取教訓,覺得聶宇能夠成事,大漢的那些政策確實有著可取之處,百姓也并非全是無用的炮灰愚民。
去年的下半年,張正謨效仿大漢的各種政策,先是給窮苦百姓們分田,接著又帶兵威逼地主士紳釋放佃農家奴,把佃農百姓欠下的各種高利貸債務全都一筆勾銷。
這么一套下來,效果顯而易見,達州百姓被官府、官兵欺壓慣了,哪曾見過這樣的義軍
不壓榨他們就算了,居然還給他們分田。
雖然張正謨的分田,分的相當粗陋,確實是給百姓分田,但田產分的非常混亂,完全沒有對應的章程,就連負責分田的官員都沒有,全靠臨時找人任命。
如此胡亂分田,肯定會有人徇私舞弊,甚至還有為爭搶土地,爆發了鄉民械斗。
規模最大的一次,達到了兩千多人,不亞于一場小規模野戰,死傷者就超過了兩百人。
而且,就這樣百姓拿命爭搶的土地,實際都是張正謨的義軍將士分剩下的,真正的好田良田早都被占完了。
不過,即便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分田了就是分田了。
百姓確實得到了好處,達州民心迅速依附。
今年的二月。
張正謨正式舉兵二萬,沿渠江南下攻打廣安州。
廣安知州猝不及防,完全擋不住兩萬義軍的進攻。
短短兩天時間,廣安州城就被義軍攻破,廣安知州被張正謨斬了腦袋祭旗,同時傳首岳池、鄰水二縣。
鄰水縣令非常干脆,見到北邊同僚的腦袋,啥也不說直接連夜跑路。
岳池縣令則拒不投降,又怒斥張正謨,想要奪城,除非自己死了。
然后,他就真的死了。
這貨不想投降,要做大清的殉國忠臣,可縣里的本地文吏不想啊!
這些文吏與衙役合謀,一起殺了岳池縣令,把腦袋割了下來,送給了張正謨。
義軍南下不到十天,連下一州二縣。
如此輝煌戰績,讓張正謨心里頓時野望大增,當下也不在三城多待,直接率領兩萬大軍北上攻打順慶府城。
沿路百姓聽聞義軍在達州的分田政策,紛紛主動充當大軍民夫,又有熟悉道路的百姓做起帶路黨。
……
夔州。
這里現在屬于大漢的地盤,早在去年就已經被第一師兵不血刃拿下。
聶宇原本以為這座四川門戶,能讓夔東十三家堅守多年的戰略要地,自己怕是要費點力氣才能拿下。
可實際的情況卻是,夔州知府一見到漢軍船隊到來,就主動開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