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濟州島
大漢新朝開國,目前的國土疆域已經包含蘇南、皖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豫南(部分)、黔東南(部分)、重慶、粵東。
地盤上已經占據南方大半,要是再算上那些羈糜結盟的反清勢力,那還能再擴大一些。
大漢新朝負責戰備兵事的依舊還是水陸兩師都督府,只不過新朝始建,兩師都督府也再次進行擴編改制。
陸師都督府效仿前明,正式擴編改制為五軍都督府,而水師都督府則同樣正式擴編為水軍、海軍兩大都督府。
水陸合併,就是七軍都督府,比前明的五軍都督府還要多了兩軍。
都督府改制過后,南方的擴張計劃,已經可以稍微放緩,廣東、貴州、福建等省份,完全可以依靠地方駐軍慢慢去啃就是了。
當前真正比較緊要的,還是要儘快找尋一處合適的養馬場地。
英國人送來的第一批馬爾瓦爾戰馬已經到位,廣州方面經過驗貨,確實都是肩高達到1.5米的高頭大馬。
現存八十五匹,正放在廣州臨時馬場飼養,差不多恢復了就能送到南京。
馬爾瓦爾馬並不屬於自然的野生戰馬,而是印度特產人工培育的雜交型戰馬。最早是因為一艘運輸阿拉伯馬的貨船,途經印度的馬爾瓦爾海岸擱淺,船上的7匹阿拉伯馬被當地酋長俘獲。
於是這位酋長將阿拉伯馬跟本地小馬雜交,得到了原始品種的馬爾瓦爾馬。接著又經歷幾代人的時間,不斷將這種雜交馬跟外來蒙古馬、土庫曼馬雜交,馬種優勝劣汰的選育下,最終誕生了現在的馬爾瓦爾戰馬(比心馬)。
馬爾瓦爾馬不僅完美繼承了蒙古馬、土庫曼馬的優勢,耐寒耐熱,耐力上也極為出眾,即使在山路崎嶇之地也能自由奔跑,而不會傷害馬蹄。
而且,由於血統是優中選優培育,這些馬爾瓦爾馬基本都屬於天生戰馬,平均肩高都能有1.5米,甚至1.6米都能達到。
這個肩高,可比聶宇現在麾下平均只有1.3-1.4米肩高的馬隊騎兵,簡直優秀太多了。
南京行宮,議事廳。
聶宇正在召集內閣眾臣,商議未來養馬構想。
王若愚率先說道:“陛下,自古以來都是南船北馬,我大漢新朝如今已近坐擁南方,余下省府要拿下也不過時間問題。唯有今后北伐作戰,騎兵戰力不可或缺,而騎兵從操練,再到養馬儲備,少說也要數年時間,須得早做準備。”
“南京的養馬場可還能用”聶宇點頭問道。
姚宏毅說道:“南京養馬場,雖然原本是偽清八旗用來放牧戰馬的馬場,但臣已親自前往考察過,這處馬場已經大半荒蕪,里面還存留的戰馬,多為劣馬,甚至還有以騾充數。其中懂得相馬、養馬的人才,基本也沒剩下多少,馬場周圍也多為地主土豪圈田侵占,很難再拿來大規模牧養戰馬。”
這里面的原因,不用猜也都知道,八旗的糜爛,讓大漢攻占江南來的更容易,但同樣八旗爛掉了,就別指望這些八旗馬場也能倖免於難。
林文昌眼看皇帝在遲疑,接著又補充道:“陛下,南京馬場已經荒廢至此,大半都已變為農田,如今我大漢新朝又分化地主,將農田分與百姓。若要重開馬場,須得先退耕復種牧草,待草料長成,才能進一步開闢馬場。而且,一處普通馬場,往往就要侵占上百頃水田,強行推廣,百姓心中必有積怨。”
這是肯定的,馬場要弄出來,就要規劃侵占百姓水田。
江南平原是多,但人口也多,土地往外一分,能拿來建馬場的地就沒多少了。
當然,強行去弄也不是不行,只要能狠下心來,隨便找一塊平原,就能圈出一塊地方用來養馬。
聶宇心里還在思量得失,戰馬是必須要有的,目前還是1800年,距離馬克沁機槍問世還有84年,距離“小游民”坦克問世還有1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