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現實所迫,福建已經窮的快揭不開鍋,“康乾盛世”的時候,福建隔三岔五就要鬧饑荒。
到了今天,南方到處都在打仗,福建多山,糧食本來就很難自給自足。又有偽清官府橫征暴斂,還讓他們廣種,進一步壓縮糧食產量。
福建百姓,早就忍無可忍,想反了。
大漢十月出兵福建,十一月就已經全據福建。
兵家不爭之地,名不虛傳!
……
大漢在江南,已經把福建最后一塊缺口占下,還白得了一支龐大的福建水師。
聶宇得知消息,比收復了福建都還要高興。
福建水師雖然已經有些落后于時代,但福建水師的戰船噸位以及軍艦數量,龐大的水手船員,這可都是現成的大漢海軍種子。
大漢的海船木料目前還在陰干,預計再等兩三年,就能開始設計建造第一批的新式海船戰艦。
這支繳獲來的偽清福建水師艦隊,正好能夠作為過渡期的大漢海軍艦隊,而且還能與蔡牽的海盜艦隊互相牽制。
蔡牽確實已經歸附了大漢,聶宇還賜予其侯爵世襲,但他麾下的海盜艦隊魚龍混雜。
大漢肯定終有一日,是要徹底將這些艦隊正規化,不可能一直給蔡牽獨立的海盜編制。
不過,漢軍收取了福建,當務之急有三件事:
第一,整編福建水師,讓福建水師為大漢所用。
第二,拿出糧食賑濟福建災民和義軍,那些義軍不少都是受不了造反的災民。
第三,趁著福建剛剛拿下,秩序破壞重建的空檔,搗毀全省的種植園經濟。
三件事分開來做不難,合起來做也不難,就是純粹耗時間,明年秋糧到位之前,大漢應該不會再輕易動兵了。
……
卻說大漢在南邊輕取福建,而北方清廷戰場,僵持了好幾年,終于是要分出勝負了。
今年十月,初冬。
北方氣候開始慢慢變冷,占據河南南部的白蓮教劉之協,這貨按照過往跟清軍打仗對峙的經驗,認為清軍應該會修養停戰幾個月。
這大冬天的,天寒地凍,誰會愿意跑出來打仗。
漢軍能夠在十月到十一月進福建打仗,還是因為福建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溫和少雨,就算一月的平均溫度也不低于十度,極少出現嚴寒氣候。
然而,劉之協千算萬算,算漏了這次來打他們的不是一般清軍,清軍那邊統兵的主帥也不是一般人。
先說清軍的統兵正帥是英和、副帥是劉墉,英和可是嘉慶提拔上來的心腹,而劉墉更是一心一意為大清的狗奴才。
這兩人來到河南,目的就只有一個,盡快的滅掉白蓮教。
養寇自重,沒必要!
偽清前面打過來的直隸八旗、綠營,都在河南戰場失利,已經讓劉之協有些輕視清軍。
英和、劉墉這次帶過來的軍隊,可不是直隸的清軍,而是關外的八旗以及索倫兵。
實際上,關于這些情報漢軍細作去年就有所察覺,還把消息告知給了劉之協,讓他多做防備。
劉之協一開始也確實聽話,防備了一下,但后面就慢慢懈怠,覺得什么關外八旗、索倫兵,跟普通清軍沒什么兩樣,都是架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