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賈如此,雖然會血虧,但好歹不公於破產,還有東山再起的資本機會。
可中小商賈就沒那么好運氣了,明清時期的民問中小商賈,往往採取低買高賣,賺取中間的差價利潤。
然而,隨著銀貴錢賤,這些中小商賈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買來貨物,但賣出去的銀錢又會跟著減少。
互相兌換之下,中小商賈的利潤會急劇壓縮。
再說最后的那些普通攤主,他們多為民間手工業者,能接觸的錢通常都是銅錢。
銅錢越來越賤,他們這些與市場高度綁定的手工業者,所能得到的利潤也會跟著緊縮。
就連官府徵收賦稅的時候,也會因此而面對各種問題,最后總會虧上不少。
梁章鉅此時已經聽得目瞪口呆,他不僅驚嘆於林少穆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淵博實學,還對林少穆以點觀面看出來的問題,感到相當的震撼。
梁章鉅半開玩笑的說道:“想不到,這小小的白銀和銅錢,居然能有這么多講究。若是如此說來,那豈不是為兄現在就得回去囤積一些白銀,以備不時之需了”
林少穆搖頭:“這倒不用,大漢已經接管了福建,現在正在全福建的毀田復耕作物。再加上大漢已經在福建推行新的銀圓,所以這些問題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解決。”
梁章鉅聞言又問道:“這跟還有關係”
他好像記得剛剛自己這位賢弟說了,福建米價的問題好像跟也有關聯。
林少穆說道:“很簡單,自在閩粵盛行以后,外洋便不再以洋錢交易我中國的紋銀,而以為奇貨,其為厲於國計民生,尤堪發指。”
此話一出,也就是聶宇不在福州,否則高低要被這些話給驚掉了下巴。
因為這是直接點明了走私,背后除了毒害百姓以外,對國家的最大危害。
四十年后的一鴉戰爭之所以爆發,原因不光是偽清禁絕了貿易,同樣還有貿易的本質,就是英國佬在利用貿易,來反向攫取中國的白銀。
因為此前的中國,一直是在利用茶葉,來不斷吸收英國佬手里的白銀,造成了英國佬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手里的白銀越來越少,還直接引爆了“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及后來的美國獨立戰爭。
可以說,英國佬好不容易找到了這種可以扭轉貿易逆差的商品奇貨,結果偽清卻告訴他們有害身體健康,居然強行禁絕了貿易,英國佬當然會破防發動戰爭。
不發動戰爭,英國佬就沒錢了,國內必定爆發白銀危機。
時代不同,至少現在的英國佬,是真不覺得有什么大問題,他們不光對外賣,同樣也喜歡自己吸食,就算到了一戰二戰都沒改掉這些壞毛病。
林少穆還在解釋說道:“這些外洋商人實在可惡可恨,他們以為奇貨,而不再以洋錢來交易白銀。通過這些的走私貿易,不斷將中國的白銀運會他們本國,變成他們的白銀。”
“長此以往,中國的白銀會迅速枯竭,所有白銀都掌握於外藩諸國之手。屆時的后果,便是中國百姓將無錢可用,不是沒有錢了,而是沒有足夠白銀可以拿來交易買賣。”
“沒有白銀,雖然還有銅錢,但銅錢太小了,百姓日用還好說,可大宗的交易賣貨,必定變得無比繁瑣。國家徵稅也會因此而陷入混亂,甚至倒退回曾經以糧為稅。”
“以糧為稅,則百姓受害!”
這么一解釋,梁章鉅懂了,就是外藩洋人用在賺走他們手上的銀子。
都不用全部賺走,只要賺走了大半,他們手上的銀子就變成廢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