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煩不勝煩,再加上廣西地方軍力縮水嚴重,從明初的十數萬屯田衛所軍,到明中的不到兩萬人,而且普遍戰力庸弱。
明朝被逼無奈,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將同樣威脅不小的狼人遷至桂東,讓他們介于漢、瑤之間聚居,給他們占據山林險要之地,又以三峒、東西岸、仙回、高天各田分給狼人土目領耕。
利用狼人的軍事化聚居,來隔開漢瑤接觸,減少瑤民造反的幾率。
就算真有瑤民造反了,東遷狼人也能靠地形和戰斗力,把造反的瑤民堵死在山上。
不過,自明末清初以來,平樂府的局勢就變了。
許多東遷狼人迫于生存壓力,逐漸喪失了對瑤民的威懾作用,反而開始與山中瑤民緩和關系,互相結為姻親,抱團取暖。
就在廣東天地會發動起義的同時,這些距離廣東很近的平樂府狼人,跟著也是鬧起了造反。
平樂府雖然狼瑤人口特別多,比漢民人口還多,但這里部署的清軍兵力還是太少,總共也才不過一千人出頭。
這么點清軍駐兵,還要分別部署在平樂府、賀縣、麥嶺營三塊地方。
造反的狼瑤兩族,只是稍微動彈了一下,平樂府城就守不住了。
府城被破,知府被殺,平樂府變成狼瑤漢三族聯軍的地盤。
沒錯,這里面甚至還有平樂府漢民的事,漢民能跟著一起造反,實在是忍無可忍,官府盤剝的太狠了,狠到連漢民百姓都受不了。
第三師的漢軍,先后輕松拿下梧州府、郁林州后,就在平樂府被卡住了。
不是打不下來,而是太難打了。
東遷狼人不愧是狼人,戰斗力確實夠強悍。雖然比不上漢軍這樣的職業軍人,但漢軍只能沖散這些狼人,不能真正把他們擊潰打垮。
凡是被沖散的狼兵,去掉被俘虜的,剩下逃跑的全都跟瑤人一起,逃進了山里跟漢軍打起游擊戰。
漢軍入平樂府不到一個月,士卒傷亡率都快接近三位數,這可把陳有年嚇了一跳。
雖然傷亡率看似是很少,才不到百人,但這可都是實打實的傷亡。那些狼人被沖散了就躲進深山打游擊,時不時就放冷箭,用陷阱,武器和箭上還淬了毒。
好在漢軍這邊有充足的藥物,大部分受傷的及時救治,都能保住性命,但失去戰斗力是免不了了。
一個月都不到,漢軍這邊戰力減員快的嚇人。
要知道,陳有年一共才帶了幾千人進入廣西,進軍平樂府的漢軍就更少了。
這傷亡率和戰斗減員率,都快接近半成了。
陳有年給聶宇的戰報中,非常麻利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確實太輕敵了,覺得廣東清軍戰力那么弱,那廣西這邊應該也不難打。
不難打確實是不難打,廣西清軍戰力甚至還不如廣東清軍,但這里的清軍不能打,狼人、瑤人那是真能打。
打不過了,被打散了,都還能跑進山里跟漢軍繼續打游擊。
廣西遍地崇山峻嶺,漢軍對山路不熟悉,連敵人的尾巴都抓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