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只是部署防備了一下,誰能想到反賊是真來啊!
劉榮黼立馬追問道:“反賊到底來了多少人”
打得什么旗號,帶了多少民夫,你們可看清了”
幾個逃卒面面相覷,他們跑的太快,這特么誰看清了只能含糊其辭道:“應該有差不多兩三萬人吧……”
“放屁!”劉榮黼忍不住怒罵出聲,“大婁山不說有多險峻,三萬人翻山,那得要多少糧草才打得住,反賊是失心瘋了才派這么多兵南下嗎”
遵義同知張鳳枝問道:“那反賊打得是何旗號你們總該看清了吧”
逃卒回答:“似乎是紅底漢字旗。”
紅底漢字旗,重慶的漢軍!
劉榮黼、張鳳枝二人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里看到了恐懼。
揮手讓幾個逃卒退下,兩人就這么在衙門對坐,桌上則擺了一張遵義府的輿圖。
場面冷場了片刻,還是張鳳枝問道:“劉府尊,現在該怎么辦來的是重慶的偽漢賊軍,三萬可能沒有,但一萬怕是大概率會有。江南那邊傳言,漢賊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劉榮黼搖頭:“一派胡言,哪有什么賊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無非是那些敗軍官將以訛傳訛。”
“就算以訛傳訛,偽漢若真一萬大軍南下,甚至沒有一萬,數千大軍南下,遵義府如何擋得住”張鳳枝臉上帶著苦澀反問道。
大漢和大清都打到這個份上了,劉榮黼這些偽清官員就算再無知,對漢軍的戰斗力也有了一些比較清晰的認知。
別說那些沒啥用的民夫了,就算尋常綠營官軍,怕是都很難打得過漢軍。
而遵義府現在有綠營守軍一千,另有征召團練民夫兩千人。不是不能再多了,而是劉榮黼沒這個權力,他只是一方知府,不是一方巡撫,沒有私自募兵的權力。
要知道,就連后來林則徐作為虎門銷煙的欽差大臣,他在廣東募集團練抗擊英國佬,都要被同僚舉報彈劾,說他越權行事。
現在遵義府的兩千團練民夫,還是劉榮黼跟貴州巡撫伊桑阿寫信闡明利害,才被對方私下里“擔保”允許募兵守城。
當然,一旦出事了,這個“擔保”肯定立刻就會被伊桑阿落井下石,給舍棄了。
畢竟,這位貴州巡撫可是難得的神人,又是冒領戰功,又是不戰而逃,貴州仲苗的坐大,可有他一大半功勞在著。
劉榮黼和張鳳枝,兩個人來回商議半天,愣是沒商量出個應對之策。
到頭來,還是只能一面號召全城百姓,萬眾一心盡力守城,同時又瘋狂寫信給貴州巡撫伊桑阿,請他派兵過來救援。
遵義府不能丟,要是丟了,貴州起碼完蛋一半。
差不多在遵義府這邊緊鑼密鼓,準備守城的七天后,漢軍前鋒才慢悠悠的來到了遵義府。
不慢不行,山路太難走了,光是大炮輜重的運輸,就費了漢軍這邊不少時間。
幸好漢軍的民夫,清一色都是石砫、酉陽的土司兵,已經在夔東山川爬慣了,倒能走的慣山路。
劉榮黼和張鳳枝兩個人得到消息,立馬來到城墻查看敵情。
“赤色漢字旗,果然是偽漢賊軍,居然來了這么多人,起碼得有上萬了吧!”
劉榮黼說道:“不一定,你看那些外圍許多穿的都跟中間的賊軍不太一樣,應當是賊軍的民夫,賊軍的正兵,最多不會超過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