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拿下貴陽
遵義一下,貴州三分之一的財稅精華,以及重要糧倉全都歸于大漢所有。
貴州巡撫伊桑阿,沒幾天就得到遵義失守的軍報文書。
遵義府不比南籠(興義)黎平、思州三府,說是只占貴州財稅的三分之一,可實際占得還要更多。
因為遵義是一府能占全省三分之一財稅,而剩下三分之二還要分配給貴州的其它州府,財稅這么一均攤,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遵義府可不止有錢有糧食,這里在地理位置上距離貴陽和昆明都太近了。
遵義府是偽清雍正五年,才被正式劃給了貴州管轄,此前一直都是歸屬于四川省。
放在地理區劃上,四川省管轄下的遵義府,對貴州而言就如同犬牙交錯,居高臨下直插貴州省腹心。
固然古代王朝設置地方行省州府,總喜歡弄出一些犬牙交錯的行政區劃,比如四川的漢中劃給了陜西,康藏又劃給了四川什么的,目的都是防止地方坐大,威脅到中央的統治。
但遵義府又不一樣,雖然長期屬于四川管轄,可遵義府地理位置太過特殊,導致這里經常發生叛亂起義。
遵義歸四川管,但遵義距離成都太遠,直線距離就有400公里,發生叛亂往往無法第一時間出兵鎮壓。
貴陽距離遵義倒是很近,都不到100公里,但貴陽沒有管轄權,面對遵義叛亂壓根無權出兵,頂多只能上奏報告一下。
雍正深知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索性經過再考考量,決定把遵義劃給貴州作為補償,貴州的龍安劃給了四川。
當然,這波換地四川肯定是虧了,丟了有錢有糧的遵義,得了一塊還沒來及改土歸流的龍安土司。
現在,漢軍拿下遵義府。等于一下拿捏住了貴州省的命脈。進可直接南下攻打貴陽,退又可固守遵義,以此為漢軍攻略西南的糧倉根據地。
貴陽,巡撫衙門。
貴州布政使常明已經心急如焚,對著巡撫伊桑阿就焦急詢問道:“撫帥,遵義府失陷,若不盡快奪回。不止貴陽城危急,時間一久,貴州必定缺糧斷糧。”
貴州按察使方昂同樣點頭說道:“常明大人說的有理,撫帥,請速速發兵,救援遵義府。”
貴州學政彭希濂沒有說話,這種軍事會議理論上也輪不到他一個管教育的說話,但他的官職品級擺在那,同樣有資格參與會議。
眼看三人都在直勾勾盯著自己,就連應。
伊桑阿心中煩躁不已,沒有立刻給幾人回復,而是優先看向了桌上的貴州省輿圖。
這張輿圖雖然充斥著古代地圖的抽象,但里面的山川城縣倒都畫的很詳細,而位于地圖東部的一大塊州府區域,都已經畫了紅圈標了了叉。
這些紅圈畫叉的州府,包括漢軍一開始接收內附的黎平府和思州府,又加上了鎮遠府、思南府、銅仁府。
何順安的第一師在南下攻打貴州,剛剛拿下了貴州糧倉遵義府,而徐三郎的第四師速度更快,同時對黔東三府發動攻擊,不到一個月就近乎拿下黔東全境,兵逼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