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昂瞬間瞳孔微縮,眼神先是震撼,接著又有審視:“翟知府,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
翟翔時無奈笑道:“撫帥是滿人,藩臺大人也是滿人,他們兩個想要尋死,也必死無疑,但我們這些漢臣總得給自己謀條活路不是”
“……”
方昂和彭希濂對視一眼,俱是沉默了片刻。忽而伸手快速接過請帖,將其揣進袖口里:“晚些時候,我們自會前往赴宴看看,希望翟知府說的確實是條康莊大道。”
翟翔時說道:“不敢,康莊大道不至于,但活路定是有的。”
……
伊桑阿這個貴州巡撫也是真的廢物,貴陽都快被漢軍細作滲透成篩子了,這貨還渾然不知,還在想著先死守貴陽。
總之,主動出擊是不可能的,逃跑又沒地方跑,投降的話,他是滿人,投了也是個死。
漢軍在貴陽撒出去的細作,幾乎沒費多少力氣,就把貴州按察使、貴州學政、貴陽知府在內的一大票貴州漢官,全都勸降倒戈了。
要換做其他省份,這幫偽清官員就算要投降,肯定也要拿出足夠誠意,還要立下功勞投名狀,才有機會免死活命。
但誰讓這里是貴州呢!
西南山地打起來太麻煩了,光是路上行軍就要征召大批民夫,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
就算打下來了,這里不說窮的叮當響,那也可以算得上是窮山惡水,分田都不夠分的,大漢反而還得拿出糧食賑災恢復生產。
兵部、前線軍隊、戶部聯合上奏,聶宇也很無奈,只能放低了投降門檻。
貴州這里,但凡投降的偽清官員,都可網開一面,哪怕是滿洲官員,愿意投降獻城,減少漢軍和百姓傷亡,那也能免死送去礦場挖礦(挖到死)。
漢軍細作成功招降了貴陽城的大部分漢官,何順安和徐三郎兩路漢軍得到消息,立刻對貴陽發起攻勢。
他們兩個帶的軍隊都不多,一個只帶了兩鎮四千正兵南下,另有六千多石砫和酉陽的土司兵,另一個同樣只帶了三鎮漢軍西進,麾下整合了黎平府和思州府的仲苗土兵。
兩邊合兵攻打貴陽,對外號稱來了十萬大軍。
伊桑阿差點當場嚇尿,完全搞不清楚漢軍哪來這么多兵力,這可是貴州啊
然而,他不明白沒關系,重要的是漢軍來了“十萬大軍”這么明顯的夸大謠言,偏偏伊桑阿忘了穩定軍心。
或者說,這貨壓根不知道打仗還要穩定軍心這件事。
所以,幾千貴陽守軍的軍心幾乎瞬間就崩了。
貴州按察使、貴州學政、貴陽知府三個主事官員,全部臨陣倒戈,趁機跑出來主持大局,又帶著衙役活捉了猝不及防的巡撫伊桑阿和布政使常明。
貴陽府城就這么稀里糊涂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