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城。
這地名聽著討喜,馮繡虎好奇問道:“為什么要去這里”
方有六淡淡一笑:“康斯特在手札上提到過這里,當時他因為行程規劃的問題,沒能去到自在城,他用文字在手札里表達了遺憾,所以我想替他去看看。”
馮繡虎盯著地圖打量,勉強辨認出地貌:“……這地方,像是一座山”
方有六笑著搖頭:“準確來說是一座山谷,四面包圍,只有一條路可以進去——這條路還是后來才打通的。”
“我在學院里看過相關文獻,據推測,最早來到山谷里的人是在晟代末年的分裂時期,為了躲避戰禍搬進去的,然后就此繁衍生息,與世隔絕,直到雍代才被人們重新發現,得以與外界接觸。”
對于歷史知識,馮繡虎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呆滯的眼神看上去就像個文盲:“晟代是哪個朝代雍代又是什么時候”
方有六扶額苦笑:“就這你還敢冒充學院院長好吧,至少現在的你看上去像是底城出來的了。”
馮繡虎面不改色:“我學的理科。”
方有六沒聽明白,無奈開始解釋:“之前我提到過,東大陸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大昭,而大昭的建立也被人們視為第五紀元開始的標志。”
“沒有哪個朝代可以永存,這是歷史的必然性,哪怕是由羲君親手塑造的大昭也不例外。”
“最終大昭被大蒼取代,而大蒼則被大晟所推翻——也就是我剛才說的晟代。”
“晟代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在經歷短暫的統一后,很快產生了內部分裂,在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中,最終演變成北貞南虞兩個國家,以現在的黑水川為界。”
方有六指著地圖上位于黑水川下方的虞靄州:“值得一提的是,虞靄州這個名字正是源自南虞。據傳虞國敗退時,朝中諸多官員在此處跳崖殉國,他們剛烈的氣節化作了虞靄州上空的霧靄,千年不散。”
“而自在城的第一批居民,就是在晚晟的分裂戰爭時期遷徙過來的。”
方有六繼續往下說:“北貞南虞沒有贏家,多年的戰爭里他們都被拖入了無法挽回的疲憊境地,同時也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揭竿而起,最終在腐爛中誕生了新的朵——大寧。”
“可惜這個朝代的運氣不算好,大寧接過了這片江山,也是接過了北貞南虞留下的爛攤子,但只要用心治理,大寧是有機會成為一個盛世王朝的——可就像我剛才說的,運氣不好。細數東大陸歷朝歷代,寧代是天災最頻發的一個朝代。”
“國事可謀,天災難治,大寧的氣數在頻發的災禍中漸漸耗盡,最終國力難支,亡于藩王之亂。”
“寧代之后,名為大景的國家平定了天下,使東大陸重新繁榮起來,但繁榮久了,人們就會習慣于安逸,而看不見潛藏在繁榮之下的危機。”
“一場快速而精準的政變,就使這個國家換了主人。”
“大雍取代了大景,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的政權交迭并未對百姓造成太大影響。”
“自在城也是在這個時期被發現的。政變成功后,全國各地尚有許多軍隊反抗大雍的統治,意圖恢復大景政權——當然,這時候他們已經被稱作叛軍了。”
方有六指著自在城的位置:“這里就曾發生過一起剿滅叛軍的小規模戰役,當時大雍軍隊戰局失利,在被追擊的途中無意中發現了進入山谷的狹窄縫隙,最后大雍軍隊利用這里的地形反敗為勝,同時也與山谷中的居民產生了接觸。”
“大雍皇帝得知此事后,認為這是天降吉兆,同時也代表老天爺承認他得位正統,遂將此戰昭告天下,并親自給這里取名——自在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