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老朱感慨!大明商業開放京城繁榮百倍!【求訂閱】
大家都知道從原產把東西拉到偏遠地帶去,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只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的偏激地限制商業,導致商業萎靡。
其實大明一開始的確是百廢待興,但經歷過二三十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一定的生產能力。
但那些買賣人是沒有停止,懷有到全天下去販賣商品的野望。
這一次放開之后,商業爆發出來的活力,就連朱元璋和朱標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盛景。
當戶部尚書趙勉將天下商業情況都通報了一遍之后,文武百官都愣在了當場。
好家伙,怎么會這樣呢?
怎么以前都不知道買賣人居然這么有錢。
所有人都以為天下還是一片凋零,但是買賣人一旦走動起來,天下的物產還是挺豐富的。
看起來地域廣闊的確有著巨大的優勢。
漢人果然是堅韌而且勤勞的,短短的二十多年恢復,就已經積蓄了不少的家底。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也沒有想到,經濟的活力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強悍。
看起來到時候實行了商稅改革制度,也能夠很快成功。
而在這種時候,夏元吉見京城的氣象已經如此之繁榮,向朱元璋建議令宵禁暫時先停止。
使百姓們在夜晚也能夠出行。
最重要的是讓買賣人在晚上也能做生意。
因為夏元吉和沈立謙在調研發現,工匠們在白天忙完了之后,休息一陣,只有晚上有時間進行消費。
如果限制了工匠,即便京城這所有的人消費能力都提高,也未必會提高很多。
工匠賺了錢,讓他們參與到這消費當中,不僅是對他們的尊重,同時夜晚開放了之后,大家又能做生意。
這對于刺激消費是個好事。
當然這不是夏元吉的原創,他是看了宋朝之時開放的夜市,有感而發。
朱標很快就同意了這一條。
于是,洪武二十四年的三月初六,正式開始了大明王朝的夜市。
夜市的主要開放地點在石城門、三山門、聚寶門這一大段。
為何要選這三個城門呢?
首先石城門外和三山門外就是莫愁湖,那里風光優美,而且這里交通便利。
從西北方向的長江入秦淮河,第一個門在定淮門,然而定淮門進去便是軍營,是絕對不能開放的。
第二個門便是清涼門,清涼門在清涼山下,也不方便。
于是就到達了第三個門石城門。
石城門剛好與莫愁湖相連,是從長江到秦淮河最大的碼頭之一。
這里原本就商貿繁榮,腳夫、力夫以及買賣人集中。
在這個地方朝廷所設置的,供買賣人以及百姓休閑的塌房修建得最為完善。
再有一個,由于清涼山到石城門之間那條路剛好需要維修。
這里云集了三千多工匠。
至于石城門到三山門這一段,一時繁榮無比。
城門外就是秦淮河和莫愁湖,有錢人和讀書人,都喜歡從秦淮河泛舟游莫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