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當皇帝,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重點。
陳寒回道:“我也知道這一定是打破了很多的規矩,如果真讓某些不學無術之徒把這條途徑當作了當官的門道也是不行,當然會極端的嚴格。
必須要在學校里面待夠四年,在這四年里面每年還要完成相應的功課,做出相應的研究成果。
這些成果同時要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而在此期間你的吃喝拉撒都由朝廷負責,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一年的考核不合格,馬上就開除。
至于具體的實施方案,我還得自己去編排。”
朱元璋聽完后明白了陳寒的道理。
“如果你真能做到,每個學生都是嚴進嚴出,那還真不失為一條新路子。”
朱元璋之所以能這么說,還真的是多虧了他的出身和很多的皇帝不同。
別的皇帝都要考慮讀書人的感受,甚至他們自己也認定只有讀了圣賢書的讀書人能夠為他們的江山當臣子。
朱元璋一直都是想要找出另一批人來當官,這樣的話就能夠和儒家的學子們進行競爭。
如此一來才能讓大明的官員有新鮮的血液。
陳寒說出來的這個學校好像就不錯。
朱標和凌漢倒是有點擔心,真這么做了的話,陳寒要承受的壓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大。
到時候那些讀書人還不得生吃了他?
就連朱幼薇在邊上聽到自己的郎君說這樣的話,都有點擔心。
這可是和天下讀書人還有現在的官員作對。
到時候陳寒一個人如何去對付那么多的讀書人。
畢竟他們這些人手上掌握著絕對的輿論的權力。
打動百姓的嘴,也能把你給淹死。
這些官員可是非常擅長搞這些的。
朱幼薇雖然沒有在外面待過,但是從各種渠道都聽說了當官的沒有一個人是簡單的。
這是動了他們的根基。
想到這里,她有點擔心。
不過陳寒卻怡然不懼。
朱元璋問道:“可是陳寒你要知道你如果真這么做了的話,天下的官員和讀書人可是要把你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
說著他指了指邊上的凌漢:“就說是一直推薦你的凌漢,也會覺得你是不是太激進了。怎么能把讀書人的根給撅了?”
凌漢聽了后臉上也是露出了尷尬之色。
陳寒卻說道:“所以我才說我剛才的話有點無法無天,在我看來改革本來就是破壞一些人的利益。
我從現代來,我是知道,如果不改的話,明朝一定會亡國,改了的話,說不定還能有一線機會。
至于你們改不改就是你們的事。
如果這么一個簡單的要求你們都做不到,那我想我下了山也沒有什么意義。”
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朱元璋只是沉吟了片刻之后:“行,聽你的。”
朱元璋這么果斷讓凌漢都有些驚訝。
從這里就能看得出來,朱元璋其實已經對那些讀書人的怨氣到了明面上。
所以聽到陳寒的這個說法之后都不怎么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估計就算是拿一點點猶豫也不是覺得讀書人可惜,而是怕讀書人們會針對陳寒。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