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東西倒是很多但是屋子不是很大。
“臣等恭迎陛下、太子殿下!”夏元吉等十三名內閣成員躬身行禮。
朱元璋進去了之后也并沒有廢話,而是直接一回頭就讓陳寒先站了出來:“這就是提出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拯救寶鈔信用、以工代賑、打開商業等等方法的那位年輕人——陳寒。”
朱元璋的這句話不亞于在原地扔了一顆炸彈。
震得在場的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
每個人的表情都詫異到了極點。
他們怎么都沒有想到,皇帝陛下后面的這位高人居然如此的年輕。
而且以前聽都沒有聽過。
接著朱元璋看向了夏元吉:“夏愛卿,伱不是也奇怪,朕為何突然有如此驚天之舉嗎?
現在就告訴你,并不是朕有那樣的才能,而是陳寒給朕出的主意。”
夏元吉他們在聽到朱元璋的這番話之后,震驚的下巴都快要掉下來。
一開始他們想著是不管皇帝陛下帶來什么人,他們都會堅持原則,都不可能有任何恭維之處。
然而當聽完了皇帝的話之后,他們看向陳寒的時候,就猶如看向了神仙一樣。
這是個什么樣的人啊。
他提出來的這些治國良策,已經是讓夏元吉等人分外的震驚。
甚至更明白能夠提出這樣國策的人,必然是國士無雙。
肯定是老成穩重、年紀頗大之人,因為有那樣的見識,才能夠提出如此驚天動地的政策了。
可是沒有想到,居然是這么一位年輕人。
而且看上去比自己的人還要年輕。
這么一對比,頓時是讓夏元吉本來已經非常高漲的自信,跌落到了低谷。
與人家陳寒相比,自己算得了什么呀?
朱標在邊上更是說道:“內閣制度也是陳寒提出,算起來諸位能在這里相聚,也是陳寒的功勞。”
陳寒倒是很客氣。
特別是看到了夏元吉的時候他更是驚喜。
因為這個人在永樂朝的時候可是戶部尚書真正的大管家。
也是歷史上少有的理財專家。
這樣的人才對于現在的大明王朝來講是難得的。
于是他上前說道:“我只不過是提出了方針,執行層面你們才是厲害的人,要是沒有你們這些具體做事的人任何好政策也落不了地。”
夏元吉滿眼都在冒著崇拜的金星,刷的一下沖了過去:“原來您就是那個國士無雙的天才,陳大人,請受夏元吉一拜。大人,沒想到您居然如此年輕,我等實在是佩服之至。
我等可是如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等著您出山,沒想到今日,得償所愿,真是得償所愿啊!”
沈立謙和葛友民互相看了眼,眼里都有一句話:好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啊!!
……
時間一晃就是一個月。
洪武二十四年六月。
教務司在新任禮部尚書凌漢的主持下完成組建。
商務司在戶部尚書趙勉和戶部主事夏元吉的配合之下完成組建。
甚至連第一所學校都給完全建設出來。
這所學校被陳寒命名為大明工程學院,而第一批學生很快就有了。
正因為陳寒在山上的那一番言論,引起了朱元璋他們的充分在意,所以他們也很樂意配合。
不僅很快就幫助陳寒在京城周邊招來了一百名工匠和一百名商人,更是直接將剛剛從民間回來的朱允炆、朱允熥送到了大明工程學院學習。
不僅如此還把秦王長子朱尚炳、晉王長子朱濟熺、燕王長子朱高熾、周王長子朱有燉,六個皇家子弟一起送入學。
這件事情其實在朝堂上年引起了很大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