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歷朝歷代以來的為百姓做好事的官員不計其數。
這些官員也都是讀圣賢書長大的。
如果沒有圣賢書的話怎么可能會涌現出這么多好的官員。
所以讀書人也覺得現在這么把孔家人給逼死,實在有點不近人情。
讀書人紛紛說道。
“對啊,雖然孔家不少人表現的不夠好,可是一個家族傳承千年,出幾個敗類也沒有什么的啊!”
“不管什么家族,傳承時間久了總會出幾個敗類不是嗎?”
“況且孔子思想讓多少讀書人和百姓明白了仁義道德,這是不可磨滅的功勞。”
就連不少的百姓也都覺得如果否定掉孔圣的功勞的話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雖然他的子孫的確是有點不孝。
但也不能抹掉他們的功勞不是。
就連朱元璋也覺得不管怎么來說孔圣的思想并不是一無是處的。
也是教育了不少的能人志士。
而孔訥可是非常聰明的人,一看到下面的百姓也好還是讀書人也好,對孔圣人還是非常的贊同的。
于是他開始打起了悲情牌。
他艱難的從講臺上站了起來。
環顧一周之后用悲切的聲音說道:“諸位讀書人、諸位官員,你們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沒有我們的先祖孔圣人的儒家思想,我們這些后人真的能看清楚這個世間嗎?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這句話可不是白說。
縱然我們這些孔家后人有諸般的不對,可是難道諸位就不能看在孔圣人的思想潤澤了吾等千年的份上,對他的后人有一點寬容嗎?”
陳寒聽到這話之后哼了一聲。
好家伙你這個無恥之人還真的是不簡單。
至少很明白如何利用民心。
甚至更知道如何來打悲情牌。
孔圣人的貢獻陳寒是從來沒有去否定的。
也一直都認為孔圣人的思想,讓整個華夏文明多了更多姿多彩的顏色。
仁、義、禮、智、信是組成整個華夏文明的脊梁,也是華夏人一直以來所奉行的做人的準則。
修身、治國、平天下,更是每一個仁人志士,都為之前仆后繼奮斗的終身目標。
陳寒從來沒有否定過儒家文化當中的認和孝。
從來沒有否定過儒家文化當中的中庸以及謙愛。
這些都組成了華夏,也就是中國人的溫潤如玉,謙謙有禮。
這是每一個華夏人,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骨子里面的基因。
這使得整個華夏民族的文化擁有著超強的韌性。
因為我們艱苦樸素,勤勞奮進。
我們始終堅持的是忠孝仁義。
所以我們愛國。
我們盡孝。
對朋友義氣。
我們與人與人之間相處講究平和、中正。
這些都是儒家給予每一個中國人的最強的文化基因。
可是這些東西與你孔家有什么關系?
陳寒看著下邊孔訥在激進的鼓吹著孔子的文化思想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