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法度在你們的眼中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
你們私設公堂,掌控當地百姓的生死。
百姓家的兒女更成為了你們隨意肆虐的對象。
你們可真是厲害!”
孔訥滿臉的蒼白。
用力地掙脫了陳寒的手之后,跪倒在演講臺上看著看臺上面一臉鐵青的朱元璋。
“陛下!這都是陳寒一手操作的,不能相信,這是他們的一面之詞,不能相信啊!
況且縱然孔家有錯,可這些都罪不至死啊!”
朱元璋在看臺上看著,冷聲說道:“如果他們的話不能相信的話,朕有的是時間派人到山東去調查!
你敢跟朕打賭嗎?如果真找到的人還是這樣說的話,朕就將你凌遲寸剮,如果與現在他們說的不一樣,朕就放過你,可敢?”
嘶!!
當這個賭約拿出來后,孔訥頓時驚呆了。
嘭!!
孔訥里可是跪在地上磕頭。
“陛下,微臣錯了!微臣錯了!
微臣寧愿獻出孔家百萬家產,只求對曲阜百姓稍贖罪過!
請陛下繞孔家一次!!”
陳寒聽到孔訥的話之后,哈哈大笑:“罪不致死!好個罪不致死!你以為你們孔家就只是這幾樣罪過?”
孔訥大聲質問:“陳寒,難道你真的想要將圣人血脈都給逼死不成!
儒家百萬讀書人焉能放過你,你可要想清楚,難道一點后路都不給自己留嗎?”
哈哈哈……
陳寒大笑,他看著下面的讀書人還有官員,大聲地質問:“諸位同僚,還有下面的讀書人,你們真的以為孔圣人的儒家思想,就只能靠血脈來傳承嗎?
請問下你們,不是孔圣人的血脈的我們真的就沒有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中,傳承儒家的思想?
你們細想想,儒家的核心是什么?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哪一天不是在北時時刻刻的運用的?
就拿大明的皇帝陛下來說。
陛下常說自己乃是淮右布衣,此乃不忘根本,更是對自己父母最好的報答,此乃大孝;
與開國六公共同反抗暴元續我漢人王統,扶大廈于將頃,挽狂瀾于既倒,救萬民于水火,此乃大仁、大義、大忠、大智。”
朱元璋聽到陳寒的話,心中甚是熨帖。
又想到自己的爹娘,當年的慘狀,的確是如同陳寒所說,如果自己不孝的話,豈能沿街乞討讓好心人給自己一塊地,來埋葬自己的父母。
而對于給自己土地埋葬父母的同鄉,朱元璋在自己功成名就的時候,也是給那戶人家封了侯。
因為朱元璋從來未曾忘記過感恩。
接著陳寒再次大聲說著,“三國時期劉備攜民渡江的仁愛、關二爺千里走單騎的忠義、諸葛孔明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哪一樣不是在踏踏實實地踐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正是因為我們漢人從來未曾忘記過孔圣人的教誨,我們才能將忠君愛國思維,刻在我們的骨子里。
正因為有了這些思想的支撐,才有了往宋崖山海戰,數十萬軍民投海殉國;
才有了文天祥寧死不降蠻夷的忠義!
反倒是你們孔家,隋來降隋、唐來降唐、女真來了降女真、蒙元來了降蒙元,你曲阜孔家深受國恩,歷朝歷代對孔家禮遇有加,你們卻從未曾想過報君,此乃不忠不義
曲阜孔家仗著家世背景魚肉鄉里、凌虐百姓違背孔圣人教誨的仁愛,此乃不仁不孝。
像爾等這樣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的東西,才真正是不配成為孔圣人的后裔。
孔圣人有你們這樣的血脈傳承,簡直是最大的悲哀。
普天之下仁人志士,早已將孔圣人的教誨印入腦子當中。
他們報國忠君仁義、彬彬有禮、謙遜有加,他們才是真正的孔圣人精神的傳承。
反倒是你們孔家,完全沒資格成為孔圣人的傳承。
就這樣的孔家,難道還不該鏟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