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欽命山東欽差、平虜侯陳寒參見殿下!”
沒人從車駕上下來,反倒是一個小孩的聲音傳來:“侯爺不必多禮,本王年幼是母后要過來看看發生了什么!”
哦!?
陳寒沒想到是信國公之女要過來看看。
于是當即請安:“不知王太后娘娘年有何指教?”
里面傳來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聽聞侯爺年少有為,冠蓋古今,今日一見果然風姿俊朗。
本妃前來主要是想為孔家求個情,畢竟都是過去的事,我朝一向以孝治天下。
開棺掘骨之事,總是有傷天和,不知侯爺能否給本妃這個面子!”
這話說得雖然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但是也能看得出來信國公家的家教很好。
的確是很明事理。
這種事情放在哪里都算得上比較晦氣。
孔家人一聽這話個個喜笑顏開,大聲求救:“王太后娘娘,我們孔家乃是千年傳承的圣人門庭,就算是之前有過錯,難道不能看在圣人的光輝照耀了漢人千百年而饒我們這一次么?
還請娘娘幫我們求情,還請娘娘救命啊!”
王太后畢竟是個女人家所以不好拋頭露面一直都在車里,也看不到她的神情,只能聽到她聽完孔家人的話之后哼了一聲:“你們孔家要是像話一點也不至于搞到現在人神鬼厭的地步。
本妃現在來求侯爺只是不想圣人血脈被白骨露野而已!”
王太后這么一說讓陳寒對她的好感多了一點。
看起來還是很明事理的。
陳寒聽了后回道:“素聞王太后賢達,而今更是讓本侯肅然起敬。
若是王太后說別的事,本侯絕對不會不答應,但是今天這件事,還請王太后恕本侯不能答應!”
“這是為何?畢竟是過去了幾百上千年的事!”王太后不解。
陳寒板起了腰,宏聲說道:“王太后,本侯答應不答應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您可以去問問歷朝歷代為了抗擊異族入侵的仁人志士,看他們答不答應?
您可以去問問那些在異族鐵蹄之下掙扎的百姓答不答應?
您可以去問問千百年來生活在他們孔家壓迫之下的百姓,答不答應?
您更可以去問問,崖山海戰之時那數十萬投海殉國的軍民,答不答應?”
陳寒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氣憤。
如果孔家只是普通的家族也就罷了。
不會有人讓他們付那么大的責任。
可是他們不是!
他們口口聲聲自己乃是孔圣人的后裔。
為了得到衍圣公的爵位更是丑態百出,邀寵獻媚!
他們享受了全天百姓對它們的膜拜!
享受了全天下讀書人將他們奉若神明的虛榮。
他們明知道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代表的還是讀書人的骨頭。
代表的是漢人的精神,民族的氣節。
可是享受了這些優渥條件的他們,依舊是風吹哪邊就往哪邊倒。
他們丟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臉,還有整個漢人的臉。
孔圣先師用一生踐行著忠君愛國,但他的后人卻奴顏婢膝。
難道不值得惱恨?
百姓們聽到陳寒的話之后,數萬人同時喊出了三個字:“不答應!!”
“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