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為了減少成本更是一鼓作氣地打通了和朝鮮的棉布交易。
這本是一件好事情,畢竟朝鮮國內也很希望朝廷能于明朝民間做買賣,可以換來更多的生活物資。
本國過剩的物資也能賣出去百姓們的日子說不定能過得更好。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
那就是明朝那邊過來的棉布質量好價格還便宜。
本國的棉布與人家的對比那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國民紛紛是采購從明朝進口的棉布,而舍棄本國的棉布。
明朝那邊也加大了棉布對朝鮮的傾銷,但是本國唯一能讓人家明朝看上眼的只有糧食。
如果自家產的糧食每年都這么多還好說。
但朝鮮那塊地方糧食產量就那么點,是經不起大量出口的。
于是李成桂的朝臣們就出了個餿主意,提高糧食出口價格來抵沖不斷增加的貿易逆差。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減少糧食出口的數量,來增加自家的砝碼。
不過很快他們就受到了明朝方面的懲罰。
由于惡性推高糧食價格,明朝太子殿下直接停掉了他們朝鮮的好幾次朝貢機會。
本來朝鮮每年都可以來明朝朝貢六次以上。
說是朝貢其實就是帶著土特產來做朝貢貿易。
這是朝鮮上下都非常重視的生意。
這一停的話損失可就大了。
于是朝堂上面氣氛可就變得不好了。
李成桂在朝堂上直接就發了火:“這個該死的朱元璋!想干嘛?真以為我們李氏朝鮮這么好欺負嗎?渾蛋!”
朝鮮堂中官正三品尚書令柳承權急忙說道:“殿下慎言!誹謗君上一旦被宗主知道可是要禍及全國!”
李成桂被這句話噎得滿臉通紅。
但是他卻不敢隨意發火。
因為他很明白別看朝堂上這些人都是朝鮮官員,但是這里面可是心中不少都認為自己就是華夏人,只不過我家里是在朝鮮這個地區而已。
你朝鮮國王要是對皇帝陛下不忠誠的話,他們是會偷偷給遠在應天府的皇帝陛下朱元璋打小報告的。
這種氛圍是非常嚴肅的。
至于韓國古裝電視劇里面經常出現的稱朝鮮國王為陛下這種事情,那都是意淫。
這要是放在明朝,朝鮮的大臣聽到這樣的稱呼,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打死編劇。
人家一定會高喊:吾等從來都是大明屬臣,本國只有國王何來皇帝?吾等乃是華夏人也!
慫恿朝鮮國王稱帝的從來在朝鮮大儒們心目當中都是亂臣賊子。
尚書令柳承權就是堅定的大明派。
李成桂也不好怎么說,只好散朝。
但有個大臣卻是個拍馬屁的等散了朝之后偷偷找到李成桂,獻了一條計策。
“殿下!而今遼東女真一直窺視遼東,他們擅長打家劫舍奈何沒有補給,咱們何不如支援他們,待到遼東火起,宗主朝廷必然需要咱們出兵平叛。
屆時咱們打個漂亮仗到朝廷去請功然后提條件,朝廷焉有不同意之理?”
李成桂聽了后很心動,不過又反問:“若朝廷不求咱們出兵,而是主動出擊,屆時何解?”
“欸!殿下,您想對付遼東女真野蠻人還有咱們更得力的?
明朝朝廷大軍驍勇,卻不擅在冰天雪地下作戰,他們才大不了在冰雪天氣的仗,這豈不是吾等的機會?”
李成桂欣然。
于是一場在李氏朝鮮鼓動之下準備建立功勞的戰爭,就這么悄然發動了。
陳寒得到了太子朱標的信件之后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想法不僅可以讓李氏朝鮮得到當頭棒喝,更能讓大明的軍威橫掃遼東……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