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親王們:大哥在又能怎么樣?呀!大哥您來了,我給您磕一個
如今凌漢的心情很復雜。
陳寒在曲阜所做的那些事情,他是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
也和皇帝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標商量了一下這些事情。
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講,陳寒做的那些事情實在有些不恰當。
把衍圣公一共九代給挖墳掘墓了,甚至鞭尸。
孔克堅孔希學父子兩個不僅被鞭尸,連骨頭都給燒掉了。
這對于讀書人來講是一種莫大的羞辱。
當然禮部尚書凌漢對孔克堅這種首鼠兩端,想著在元朝和大明之間搖擺不定的人,的確令天下人詬病。
更為可恨的是,由于蒙古韃子給身為漢人的孔家帶來許多的權利。
這老東西一門心事是站在元朝,幫助元朝鎮壓紅巾軍的起義。
所以當時的朱元璋沒有直接將這個老東西砍稀碎了,已經算是給他不少面子。
以至于孔克堅,除了每年來朝廷覲見一次之外,再也不敢和皇帝有任何的會面的打算。
但不管怎么來說,孔克堅總歸都是衍圣公。
陳寒把他還沒有化成白骨的尸體從棺材里面取出來,打了一百鞭子不算,還直接澆上桐油給燒掉了,骨灰都揚得到處都是。
這說實話有點慘了。
但陳寒這樣的做法,讓曲阜周邊的百姓熱熱鬧鬧地慶祝了好幾天。
連周邊的煙花爆竹都賣空了,就可知道孔府在曲阜,那就是惡霸。
而且陳寒十分的會利用輿論,他把所有的衍圣公鞭完了尸之后,馬上就讓大明工程學院報,將這件事給刊登了出去。
特別是在民間老百姓們面前進行宣揚。
老百姓們不是大部分文盲嗎?
他就讓朱有敦的戲班子編成戲劇,在京城到處的唱。
老百姓們每一次聽的都是咬牙切齒。
每次聽到孔府衍圣公被鞭尸,都是喜極而泣。
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任何人敢對陳寒的行為有所指摘。
就連讀書人要是敢在戲院罵陳寒做的不對,馬上就會飛來一堆的盤子、碗、還有杯子,甚至還有滾燙的茶水,讀書人都不敢犯眾怒。
只能說衍圣公在曲阜甚至在天下百姓們的眼中,那根本不是讀書人的典范,而是天下的蛀蟲。
陳寒把蛀蟲給解決了,百姓能有不高興的?
正因為如此,凌漢才會心情如此復雜。
于公而言,他認為孔孟思想潤澤了華夏千年之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而且改變了中原百姓們的思想基因,這是光照千古之事。
可是沒想到的是孔圣人的子孫,卻這么的不爭氣,搞出了如此多天怒人怨的事情來,這也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了。
陳寒的官船很快在碼頭上停下來,旋梯放下,首先下來的就是從曲阜經過嚴格篩查,條件符合大明工程學院入學標準的曲阜學子。
這些學子全部都是老百姓出身,一輩子都在曲阜那小地方轉悠,頭一次來到京城。
看著滿眼的繁華,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里看了。
他們急急忙忙的下了船,然后嚴肅整齊地站在了碼頭邊上,等著陳寒下來。
即便是每一個人都想要去看看京城繁華的大街,可是他們嚴格遵循要尊重師長的教訓,要等待陳寒下船才可以行走。
陳寒并沒有在碼頭上面發表什么演講,而是直接由江都郡主派來的三輛馬車接走了。
為何要用三輛馬車呢?
這當中絕沒有鋪張浪費的意思。
而是因為這三輛馬車不管從制式還是裝飾,都是一模一樣。
陳寒在護衛的遮擋之下,隨機的上了一輛馬車,接著向著城里面而去。
不是陳寒惜命,實在因為現在處于風口浪尖之上,不知道多少人已經將陳寒視作眼中刺他們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