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寒聽完了這些話之后微微一笑:“諸位王爺,你們說的這些都是表象,沒有觸及到根本!”
朱標聽了之后好起來,他也是認為王朝覆滅大體上繞不過這些因素。
可是陳寒為什么會說這只不過是表象呢?
朱元璋也愣在了當場。
當初他可是打著驅逐韃虜、光復漢人河山的口號造反起兵的。
如果不是因為元朝皇帝的荒淫無度,那就說明大明推翻元朝的正確性都沒了,這樣的論斷可是很危險,不利于統治啊。
也幸好現在在座的都是自家人,沒有外人在,要不然朱元璋都不可能讓陳寒講下去。
陳寒解釋起來:“王朝興衰更替與氣候的溫暖寒冷交替有著莫大的聯系!”
這?
當陳寒跑出來這個論題的時候,所有人都愣在了當場。
這個角度實在是刁鉆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
當然最重要的是古人學習的那些東西,并沒有特別刻意地在意氣候的關系。
因為古人對于大自然沒有充分的認識的時候。
往往將天氣的變化歸咎于帝王的德行。
寒冷、災害,這些都是帝王德行不行而引起的。
這就要歸功于儒家的教育了。
儒家的官員掌握著用氣候災害來限制皇帝的權柄,怎么可能會讓解釋氣候的原因,歸類到這是自然形成的。
如果不這樣歸類的話,那他們這些當官有什么話語權對皇帝指指點點?
怎么擁有自己能與老天爺溝通的神秘性。
這都是他們這些人用來愚弄百姓的招數。
就連皇帝也習慣用這些來展現自己的德行。
只要是風調雨順的年景,那就是自己這個當皇帝的非常好。
所以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部分會被認定為昏君。
那是因為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都處于寒冷期,所以明朝的皇帝都有理由被冠以昏君的理由。
這么說來明朝的皇帝也挺倒霉的。
“我知道你們聽到這個結論一定會非常的驚訝,所以我現在就來解開你們的疑問。”
說著他將自己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他自己抄好的一大疊文字資料蓋在了黑板上。
他的資料抄錄在了和黑板一樣大的紙上面,字也很大,就是為了上課用的。
“諸位,我們現在先來解讀一下上古三個朝代——夏商周的情況。
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兩朝都存在千年以后,除開他們都屬于剛建立國家的半原始社會屬性不提,更多的是氣候溫暖濕潤,糧食產量高、物種豐富。
就拿當時的中原長安來說,當時遍地竹子,遍地是獐子和竹鼠!
水麞和竹鼠都是溫暖氣候下才能生存的野獸。
而現在長安還有嗎?
尚炳你來說說你在長安聽過有獵戶打過水獐和竹鼠?”
朱尚炳聽到陳寒問他,一臉懵逼,茫然地站了起來說道:“先生您說的這兩樣野獸,我都沒有聽過!”
陳寒這樣說其實是根據后世竺可楨教授研究出來的成果而來。
但是他總不能說這是因為后使用同位素測試,測出那些骨頭來自五六千年前吧。
而現在讓朱尚炳來回答,就是要告訴朱標他們,現在的氣候要比三四千年前冷得多。
很多當時有的物種,在明朝都沒有。
朱尚炳甚至回道:“先生,甭說您說的竹鼠沒有,現在長安附近連竹子也很少啊!”
這下更是印證了陳寒的說法。
朱標是深信不疑的,他主要是感到震驚,王朝的更替居然跟天氣有關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