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就是搞清楚了這大半年來的宣傳攻勢有用,才開始要搞大明商會的。
浙商代表說道:“我們那邊的情況也是一樣,都在打聽誰有渠道能從水泥廠和紅磚廠進貨,就是可惜大家都沒門路。”
陳寒笑道:“現在你們就是他們的門路,本公已經計劃了一下,
皇宮玻璃裝修已經完成了大半,這半年來通過不斷地宣傳,水泥紅磚房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蓋房子現在是不成問題,
那新的建筑材料就有了市場,咱們大明商會旗下的各廠會開始針對民間市場進行大面積的投放,
你們入了股份之后,大明商會采用配貨制,意思就是不對外銷售,而是通過你們來大明商會工廠直接拿貨,你們去賣,
先讓你們賺一波,看看市場反應情況,
等你們賺夠了之后,由你們自己在各地給我按照大明商會的模式,在各地方建廠,
大名工程學院會給你們提供技術支持,
而這些技術人才的工錢和他們的崗位安排你們的負責,諸位覺得如何?”
陳寒之所以這樣想不外乎就是,朝廷真的不可能到處建廠來推廣,而是要通過這些商人來推廣減少朝廷的成本。
聽陳寒這么說在座的二十名商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夏元吉也是覺得新鮮,但很快就想到這樣的做法很好啊。
如此一想頓時覺得陳寒簡直就是個天才。
看起來陳寒果然是有備而來不是隨便要他將這么多人召集起來。
有商人聽到這話之后,很是驚喜:“國公爺如果真能這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對啊!要是真能有技術人員跟我們合作,我們一定給他們最好的待遇。”
“如果能在地方上開辦這樣的廠房,品質是一樣的話,減少的運輸費用也是一大筆啊!”
“對對對,真能這樣就最好不過了,我等之前就有如此想法就是怕國公爺會拒絕。”
陳寒道:“當然支持你們建廠也不是沒有條件,你們每建一座廠房,朝廷給你們配技術人員之外,也以技術入股,占你們每座廠房的三成,你們覺得如何?”
夏元吉聽完陳寒的話之后,更加覺得陳寒是天才同時也是個奸商,
每建一座廠房大明商會就要占三成的股份,
這就相當于是大明商會簡直就是在做無本買賣,
以后就算大明商會不做這樣的生意,也能賺不少。
夏元吉覺得這些商人未必會接受這樣的條件。
可是出乎夏元吉預料的是,那些商人聽到陳寒的話之后幾乎不假思索地說道:“這沒問題!”
“朝廷就算是占五成我們也是樂意的。”
“對!有朝廷給我們當靠山這可是做買賣人幾輩子都享受不到的。”
“國公爺即使您說要一半的利潤我們也不會有怨言的。”
“能和朝廷做買賣我們這些人已經是三生有幸,怎么還敢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夏元吉聽著這些人的話很詫異:“諸位,你們是真心的嗎?”
有商人回道:“夏大人我們當然是真心的,
您看到的是朝廷好像不用出錢就憑白拿三成的利潤,
而我們看到的則是這塊牌子能給我們帶來的其他好處,說句不好聽的有這塊牌子其他競爭者想和我們競爭都沒有資格,我們做其他買賣也能得到更多的人幫助。
這才是我們真正要賺的,畢竟聰明的買賣人只賺取有限的利潤,而不會貪心全部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