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大王可是實打實的一國之主。
我們如此地做了,將來怎么在明國面前抬起頭來。”
“對!就算是會被滅國我們也不絕對不能屈服,這次去服了他們將來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我們怎么辦?”
“說得對,亡國就亡國,我們絕對不低頭。”
這些話說得讓坐在王座上面的李成桂都有點掛不住臉。
他真的是像亡國嗎?
開玩笑怎么可能。
好不容易從王氏高麗手上把江山給奪過來,他還沒享受夠呢。
剛才接到信件的時候不過是太過氣憤而已。
現在被下面的幾位冷靜的大臣說了一下之后,他也是反應過來,對啊,如果真是硬碰硬的話,
不要說跟人家明國據過來打,就光是遼陽的那些兵力要滅掉李氏朝鮮,也是綽綽有余的。
可現在自己要是直接說不要吵了,本王同意北上去和談,那什么連面都要丟盡了。
以后還拿什么在所有的朝臣面前立足。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下面已經是吵翻了天。
“你們這些武將一心就想著打仗,不想想我們打得過嗎?”
“咱們剛剛建國,根基不穩,還有許多王氏高麗的余孽在天下流竄,余毒未清,我們卻要和宗主國去硬碰硬,這是不智之舉。”
“此言甚是,我等本就是明國的附屬國,本應遵守明國的調度,前次決策失利,做了叛國之舉,明國不計前嫌與咱們展開對談,我們應該感恩戴德才是,而不是如此的得寸進尺。”
“什么叫得寸進尺,是明國對我們下手的,那么便宜的棉布進來我們國內,對我朝鮮沖擊之大,與滅國無異,再這樣下去,不用打仗我們也是要亡國。”
“對!是明國先不義在先,怎么能說我們。”
李成桂在上面聽到這個話之后更加氣憤。
對啊!
明明就是明國先對自己國家不利,現在卻要自己去磕頭認錯,這不是欺負人嗎?
難道你們站著強大就可以這樣?
然而下面又有大臣說道:“可是明國用的辦法從來沒有直接資助敵人來直接禍害他們的百姓,難道我們在商業上打不過人家,就可以用這樣卑鄙的方法去禍害人家的百姓?
現在明國沒有直接降罪與我們,只是讓我們去談判估計也就是談如何賠償的問題,我們都不敢?
我們連這點認錯的胸懷都沒有?
做錯了事就要認錯!”
這……
這一下那些反對者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現在用的這個辦法的確是有點無恥了,
人家大明王朝至少沒有首先動用武力,而是在商業上面就把里是朝鮮給弄的茍延殘喘,這是人家的能耐,
要真的是爭氣一點的話也應該用同樣的辦法去對付人家,而不是在背后搞這樣的小動作,這不僅有失風度,還顯得格外的下作。
雖然那些大臣沒有把這句話給說出來,但是大家都是聰明人其實已經感受到了,剛才那名大臣就是想這樣說的。
一時間整個朝堂的氛圍都有點尷尬。
因為當初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覺得不好,這要是被人家給抓住了的話那是非常丟人的。
可是李成桂那時候真的是為了利益什么都不顧了。
所以現在搞成這幅樣子,真的是有點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