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吧,不用站著我就是先看看情況。”陳寒道。
沒想到王家和這個提舉還真是拗脾氣。
“國公爺您真是會開玩笑,別的衙門我們不知道他們什么規矩,咱們這個寶鈔都提舉司衙門您可是我們的頭,在您面前還有我坐的份,您能來我們這偏遠地方看看情況,外面的弟兄們排隊都想跟您見一面。
這回您來了不管怎么樣都得吃個飯再走,讓弟兄們能和您見一面。
不少弟兄都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這里離京城太遠了,不能和您這樣存在于神話當中的人見一面。”
哈哈哈……
陳寒不由地大笑起來。
他都沒有想到自己現在居然有這樣的威望。
“好!你去安排一下,怎么樣都要看看你們,你們可是我的嫡系!”
這句話說得讓王家和非常的舒服。
寶鈔都提舉司衙門所有的弟兄都是錦衣衛當中的人,他們的頂頭上司按說是錦衣衛指揮使,但不少人都知道,在指揮使上面的就是陳寒。
因為現在寶鈔提舉司和稅務稽查司都隸屬于商務司下面,又有傳聞到時候商務司馬上要從戶部獨立出去,成立一個商部。
那第一個商部尚書不就是陳寒嗎?
那時候自己這個宣府寶鈔都提舉司的提舉,就是商部下面的官員。
而作為創始人的陳寒可是功勞甚大,要不是有陳寒他們現在哪有這么的風光。
他這個寶鈔都提舉司衙門的提舉,可是兼任著宣府稅務稽查司提舉的。
掌管的是宣府這一帶的賦稅。
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當地的布政使的權力給分掉了,但是二者之間的責權又有不同。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財政,但因為明朝財政問題非常的混亂,他們的工作也很難做,通常掌管的都是實物賦稅。
現在實物賦稅變成了寶鈔納稅,他們的工作還輕省了不少。
如今布政使的工作就變成了管理省內的財政問題,稅務工作轉移給了稅務稽查司。
大家責權分明之后其實都輕松。
個人管個人的。
布政使只負責抓生產,創收益。
稅務稽查司負責收稅,沒毛病。
……
寶鈔都提舉司衙門的飯堂。
陳寒坐在最中間,邊上坐著的都是寶鈔都提舉司衙門的官員。
看他們雖然是文官但是衣服上面的補子都是猛獸的,就知道他們是跟著錦衣衛的官服走。
所以現在外面都戲稱這群猛獸可都是財神爺。
很多人削尖了腦袋都想進入這個部門。
這是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