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逼無奈的北元男人,必須得要拿起他們原本用于打獵的弓箭;
必須要拿起原本用于宰殺牲畜的彎刀;
騎上他們用于放牧的馬匹南下,
跟隨著大部隊一起去對原本跟他們一樣階層的百姓進行搶劫,
這或許是他們無奈之舉:
或許他們自己內心也有煎熬。
可是這種環境逼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這唯一的一點良知。
他們明知道這一次搶劫可能會招致,下一次明朝軍隊對自家欺壓老小的嚴厲打擊。
可眼前的果腹,使他們沒有辦法深思太多。
夏元吉就是知道這些才會很明白,北邊必然會產生更多的混亂。
而南邊溫潤的氣候,孕育出來的糧食是解救北邊糧食減少,最好的武器。
不管明朝改革,把制造武器的工藝打磨得多么精細;
不管能讓將士們穿上多么堅硬的鎧甲。
都不如讓將士們吃飽穿暖;
都不如讓百姓們能夠衣食無憂。
夏元吉帶著這樣的信念,義無反顧地遠離故土;
義無反顧地遠離家人;
義無反顧地遠離,在人們口中,已經接近朝廷中樞的權位,來到了尚處于原始階段的嶺南。
他披荊斬棘,他用盡心血,他披肝瀝膽一般的付出,
使廣東布政司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感受到來自朝廷中樞的關心。
在他的努力之下,在他的感化之下,嶺南的少數民族也理解了他們砍伐森林,
毀壞屬于他們心目當中,神居住的地方,是為了什么?
他們理解了以后,更理解了北邊百姓們的水深火熱。
這一群憨厚的漢子,這群來自山嶺之間的民族,
他們可能不如北邊那些人有文化,
他們可能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
他們也可能不知秦淮河上的歌女有多么的婀娜,
可是他們明白,只要跟自己一樣的同胞吃不上飯,就必須要幫忙。
在這種團結之下,良田一點一點地被開墾,
馬上要迎來一個讓嶺南百姓們歡呼雀躍的時刻。
那些海盜卻盯住了剛剛開放的廣州市舶司港口。
其實是港口的開放,對于嶺南的百姓來講,也是難能可貴的一次機會。
嶺南的百姓,自古以來就處于一種半封閉階段。
好不容易有更多的人,從北邊帶來外界的消息。
從他們那里獲得,更多自己不能生產的物資,
從他們那里得到更多美好的故事。
即便要自己付出一些,生活用品和自己的勞動心血換來的產品,可是這種交易依舊顯得相對公平。
更能夠讓他們接觸到,從外面其他國家來的洋人。
能從他們口中獲得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
這種平等的交流,使嶺南的百姓們終于明白,
自己身處的是一個多么強大的朝代。
他們自豪、自信、自傲。
他們終于能夠用自己生產的物資,換回令家人欣喜的物產。
更能夠賺來比山嶺之間,攀躍藤蔓,追逐野獸,換來的微博收入更多的收入。
所以他們愿意看到市舶司開放。
只是沒想到,海盜也盯上了市舶司的開放。
這群海盜他們一生的信念,就是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