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里邊也是酸楚的。
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兒子獲得更多的資源。
朱標也接過了煤油燈反復觀摩。
就好像在看一件極高端的藝術品。
即便自己后面被朱元璋扶正成為太子妃,但這名分始終有點水分。
最重要的是這兩三年以來,朱允熥跟隨在陳寒身邊,在大明工程學院進行深造,越來越得到機會。
即便陳寒自己在小時候,都曾經在外婆家里面看到過煤油燈。
那可是一九九幾年,而如今是什么年份呢?
呂氏雖然在邊上陪著笑容。
但對于一直使用蠟燭照明的他們來講,這的確是先進的東西。
那表情神態異常的驚訝。
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搞出了鋼鐵廠,紅磚廠,水泥廠。
尤其是看到那煤油燈可以左右旋轉來控制火的大小,那一刻更是堅定了官員們想要獲得這煤油燈的想法。
而從南洋以及西域甚至在帖木兒的各國使臣,看到了那煤油燈之后,也是心癢難耐。
雖然現在蠟燭已經很普及,但蠟燭很不方便,這一點是所有人的共識。
現在看到煤油燈,心里邊哪能不激動?
哪能不想也搞一盞回去。
可以方便今后的生活,只是各國使臣很明白,這種新東西也就只能先在人家大明使用。
最后他們能不能獲得還是一個未知數。
一想到這些他們都覺得遺憾。
這場壽宴很快就以圓滿的姿態結束。
大家伙雖然對各國使臣敬獻上來的奇珍異寶感到眼花繚亂,
也對那些外國過來的歌舞表演印象深刻。
在宴席當中,也有文人吟詩作賦,歌頌當前的大明盛世。
但是其實所有人在吃吃喝喝之間,心里邊還是最惦記那盞煤油燈。
即便那盞煤油燈只是靜悄悄地擱置在那一大堆禮物當中,可也是最顯眼的。
這一次朱允熥所敬獻的這件賀禮,得到了皇帝太子朝臣、武將、外國使臣的一致贊同。
所有人都認為,這才是最為珍貴的禮物。
顯而易見的是,這一次太子的壽辰,最出風頭的就是朱允熥。
也正因為朱允熥這次的出風頭,文官武將們對朱允熥的觀感又變了許多。
之前朱允炆在很多文官的心里邊是最適合當繼承人的。
可是當這個是皇帝和太子都對朱允熥表現出了極為信任支持,而對朱允炆卻尤其冷淡的那一刻,
所有人心里面都是有桿秤的。
那就是現在的朱允熥,在陳寒的支持之下,已經完全取代了之前朱允炆,在皇帝還有太子心目當中的地位。
雖然如今的呂氏是太子妃。
但又因為呂氏是后邊被扶正的,一開始她是個小妾的身份,所以朱允炆的位置就更加的不穩固。
而她之所以能夠被扶正,不是因為她有多么的能耐,完全是皇帝朱元璋對于繼承人母親家那邊的勢力進行打壓的結果。
當初太子朱標與常氏的聯姻完全就是政治婚姻。
開平王常遇春乃是開國功勛,為了拉攏這樣的開國功勛,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才與常氏結合。
可后邊武勛們所表現出來的驕橫跋扈,給了這位皇帝特別大的壓力。
所以為了打壓武勛貴族,平衡朝中文武的關系,才會在常氏過世之后,沒有再從武勛貴族當中選擇一位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