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咱們依舊可以在這個方向上面努努力。
我聽先生一直想要提高火車的速度,可是怎么提高?
依賴于氣閥密閉,也就是拿橡膠來做成密閉閥,
這是一個方向,但是另外一個方向是,煤油既然已經出現,那咱們能不能研究出用煤油代替煤炭來使用的方法。
畢竟煤炭又重又笨,同時還不耐燒。
如果咱們在這個方面努努力的話,說不定有所突破。
這一次咱們就不要分你我,也不要競爭,咱們合力合作一次,如何?”
朱高熾的這個建議一出來,大家伙都覺得有道理。
現在他們這五個人分成了三個組分別進行科研研究。
就是為了能夠競爭一下,看看誰優誰劣。
可是如今朱允熥已經完成了一次,讓所有人都看到。
朱允熥已經是獨占鰲頭,就不需要再比試下去,完全可以通力合作,再一次創造更多的好東西。
五個年輕人說好了后立刻準備實施。
他們在酒樓當中喝了一頓酒,并沒有喝醉,而是喝得微醺,然后各自回去。
正如朱高熾所說,從壽宴回來的燕王朱棣,已經在府里等候朱高熾。
朱高熾作為燕王朱棣的嫡長子,其實他一直很關注。
只是朱高熾的體型令他很是擔憂。
他很想讓朱高熾繼承自己的衣缽,能夠上馬打天下,能夠再一次統領起整個北平府的防御工作。
能夠讓其他的王府對自己更加佩服。
要知道在整個九邊重鎮,軍事方面他和遼王、寧王,絕對是拔頭籌者。
即便是晉王也不如。
他一直認為自己在防御邊關這方面可以獨占鰲頭。
但是令他很不爽的是,他的嫡長子,也就是朱高熾,并不適合上陣殺敵。
這么一來,傳到他位置上,那還不得被人家給笑話?
弟兄之間雖然血濃于水,但是互相之間的競爭,尤其是第二代長子的競爭,更是令他們較著勁的。
朱高熾如此肥胖,又生長在燕王府這種將軍王府邸,那實在是有點不合適。
以至于他們屢屢郁悶,只能將更多的心思用在培養朱高熾的兩個弟弟身上。
可是他還是擔憂啊,如果朱高熾今后沒什么成就的話,那怎么辦?
那真的是要被人笑話死。
他當然是沒有辦法開未來之眼,看不到朱高熾雖然在上陣殺敵方面不如兩個弟弟,但是在治理天下這方面,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燕王朱棣沒有看到。
但今天當他在宴席上面,看到了朱允熥拿著煤油燈出現在壽辰之上。
并且貢獻給太子殿下,引得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外國使臣,個個驚奇。
尤其是自家父皇說的那番話:大明宮城學院的學子們個個都是天之驕子,將來的棟梁之才。他們可能就是大明王朝今后最好的頂梁柱。
那一刻燕王朱棣才明白,自家兒子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那是一個將來的頂梁柱云集之地。
所以燕王朱棣終于是理解了自己的兒子在做什么。
原來自己的兒子即便是不能上馬殺敵,依舊可以取得極高的成就。
所以他今天夜里沒有早早地睡下。
而是在等待自己的兒子和朋友們慶祝完之后,回到府里好好暢談一番,好好的夸獎夸獎自己的兒子。
再也不要像之前那樣冷嘲熱諷諷刺自家兒子的體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