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文宸這話羅巖有些疑惑。
“你們雞場那邊把菜也種在雞舍里面了?”
“這能種的活嗎?”
羅巖覺得要是菜在屋子里也能活,這倒是可以推廣一下。
他覺得大冬天的,要是能整上一根翠綠的小黃瓜,那感覺確實不錯。
蘇文宸搖了搖頭。
“蔬菜在屋里可種不活,除非是那種窗戶邊上的,并且保暖還得做的好的,不然屋里光照可不夠。”
因為蘇文宸清楚,這個年代不可能有人天天開燈給蔬菜補光的。
就連他們養雞場,每天也就幾個小時的補光時間。
要是單獨給幾根蔬菜開燈補光,那底褲都得虧出去。
聽到這話,羅巖好奇的問道。
“那你們蔬菜怎么搞的?不能露天種吧!那怎么可能種的活?”
蘇文宸并沒有隱瞞的意思,直接說道。
“是一種叫大棚的東西,搭建好之后就可以在里面種植反季節蔬菜,這是我們從滬市那邊剛學回來的,這種東西剛剛在京市和滬市出現沒幾年。”
“現在都還在慢慢推廣呢!”
“這種大棚種植,主要是靠一種塑料薄膜的東西,這種材料透光性和保溫性都不錯,所以才能在冬天種植反季節蔬菜。”
“這種塑料薄膜是石化相關的材料,咱們現在大城市那邊也都才剛剛起步,只有少量的材料提供,要不是我們雞場這邊跟滬市前進農場關系不錯,其實也買不到這種東西。”
“畢竟現在反季節蔬菜也不是老百姓急需的,我們雞場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養殖這一塊。”
“這種大棚我們就只會少量的種植一批,主要的作用,是用來儲備大棚相關的種植人才的。”
“等后面咱們市這邊有條件推廣了,那時候才會考慮是不是要建一個反季節蔬菜基地。”
聽到蘇文宸這么說。
羅巖就大概明白了,這東西是大城市那邊搞出來的新技術。
只不過對于蘇文宸的先見之明,他確實非常佩服。
就算知道現在用不上,也會提前儲備人才。
其實他們嵐市一直在學習各個大城市的新技術。
比如市農機廠那邊去沈市引進新型拖拉機,市紡織也去滬市那邊的紡織廠交流學習新技術。
但是那種更多是拾人牙慧。
學回來的都是已經被別人證明過的,已經具備可普及性的技術了。
像這種什么大棚技術,連大城市都在剛開始探索階段的東西,蘇文宸卻已經能夠提前培養儲備人才。
羅巖相信,一旦他們嵐市以后也引進塑料薄膜這種化學材料的制備技術,那么蘇文宸他們雞場在大棚種植這方面,絕對會是走在嵐市所有單位前面。
見狀,羅巖也不打算跟蘇文宸繼續客套了,來他們單位的百分之九十都是來要東西的。
他也不相信蘇文宸是單純給他們報喜的,因為沒必要。
邊上的宋平文,在聽到蘇文宸說的滬市的大棚技術后。
小眼珠快速轉動了起來。
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