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范圍以藍水農場一分場為核心,涵蓋豐,沛,蕭,碭山四縣區域。
二、管理體制。
成立特區管理委員會,由農林部領導負責,蘇皖兩省各派一名干部兼任副主任,藍水農場蘇文宸同志任常務副主任,負責特區規劃。
三、政策支持。
實行計劃單列管理,直接對接國家計委,三年內不參與糧食統購統銷,特區管委會上報計委后可自行支配。
賦予特區基建項目審批,人才引進,省級經濟管理等權限。
兩省共同設立500萬元/年的特區發展資金。
三、重點任務。
鹽堿治理工程:以治堿兔應用為核心,五年內完成最少五十萬畝鹽堿地改良。
養殖產業建設:推動建設國家級畜牧育種中心,打造華東地區肉食供應基地。
基礎設施配套:國家計委將特區基建納入“五五“計劃重點項目,擴建隴海線黃口站為二級貨運樞紐,新建跨省公路網,建設年產10萬立方米沼氣工程項目。
四、考核目標,至1975年需實現:
養殖業總產值需要提高五倍以上。
特區糧食畝產突破平均200斤。
對兩省區域內主要大城市,兩省軍區的肉類物資,最少需提供百分之二十計劃份額。
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全力支持特區建設。
特區管委會要大膽創新,為全國跨區域協同發展探索出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看完這份文件,蘇文宸久久不語。
說實話這次是真的出乎了他的預料。
特別是文件下發的速度。
但這也讓蘇文宸都有點壓力,他還真怕自己出現什么紕漏。
這次名義上是部里牽頭,可是從現在來看很明顯部里只是掛名。
畢竟上面都明確點了自己負責特區規劃。
所以大部分事情,應該是他這個常務副主任,還有兩省任命的兩個主任協商處理。
不過好在這時候考核任務,都是直接明牌有標準的。
對蘇文宸來說,養殖業產值翻五倍不難,現在的養殖基數擺在這里,這在蘇文宸看來是最沒難度的!
五年內完成五十萬畝的鹽堿地治理,這個確實是有點難度,畢竟今年半年也才治理了一萬多畝。
不過這是只靠人力的治理速度,后續治堿兔規模擴大,努努力的話五十萬畝他覺得問題也不大。
最后就是完成對兩省區域內的主要城市和軍區部隊的肉食供應,這應該也是兩省最主要訴求了。
畢竟出錢又出地,他們肯定也是有要求的。
需要在五年內,對各大城市肉類物資供應占比到百分之二十。
說實話這才是蘇文宸壓力最大的,不過好歹給了五年時間,而且除了省城,其他各個城市的肉類物資供應都不太多。
在現在的基礎上需要占比到百分之二十,他覺得問題應該也不太大。
特別是剛培育出來的速生品種的藍水雞。
有了這個,再發展個五年,應該能對兩省的大城市肉食供應占比到百分之二十。
雖說可能這種速生雞味道沒那么好吃,但是就說是不是肉吧!
而且他覺得這時候的人,應該也不會嫌棄什么速生雞。
總的來說,第一個五年對蘇文宸來說基本都沒有什么難度。
上面顯然也沒指望他們五年時間,就直接能發展到足夠供應整個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規模。
另一邊郭向陽看著蘇文宸的表情,也是心里好奇的緊。
于是忍不住道。
“主任?”
“是上面對我們農場有什么要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