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拉發,可謂是八路軍的一大發明,其本身并不復雜。
正常迫擊炮是固定式撞針,炮彈只能利用重力的作用來點燃發射藥,這就使得迫擊炮的射擊角度必須要大,不然炮彈滑下去就無法激發。
有了拉發,可以用很低的拋物線,去攻擊近距離的敵人工事。
雖說這樣做的射程很近,但哪怕射程再近,也比沒有強。
畢竟92式步兵炮再好,也還是有些重,而且最重要的是,步兵炮的炮彈新二團目前無法自產。
如果82毫米迫擊炮能夠拉發,戰士們在打炮樓據點的時候,就可以將迫擊炮放平射擊了,真正做到迫擊炮打游擊。
“拉發我試試。”聞英說道,正常拉發都是線膛炮,用在迫擊炮上必須要好好考慮考慮才行。
“我已經設計好了,你拿著參考一下。”陳成興說著將口袋里早就準備好的紙遞給了聞英。
聞英打開一看,雖然比較抽象,但是她還是能看懂基本原理。
“我參考參考,你還有事嗎”聞英收起紙來說道。
“沒了。”陳成興想了想后搖了搖頭。
“那我就不送了。”聞英直接下來逐客令。
“好吧。”陳成興看著扭頭返回兵工廠的撓了撓頭。
不過陳成興并沒有直接返回團部,而是又去找了張旭和徐濤,隨著迫擊炮的生產,新二團炮彈的需求量大增。
如果炮彈跟不上生產,迫擊炮生產再多也無濟于事。
然而對于陳成興的要求,徐濤卻是搖了搖頭:“很難大幅提升產量。”
“炸藥可以錢去多買植物油來生產,彈殼也可以通過建新爐、增加人數來解決,但是單純依靠手動車絲效率太低。”
“想要擴大生產,就需要更多的設備,需要蒸汽機、需要發電機、需要機床。”徐濤解釋道。
聽到徐濤的話后,陳成興牙更疼了,他上哪找去啊。
“這樣吧,張主任、徐主任,先擴招人手,產量能到什么地步就到什么地步,設備的事我在想辦法。”陳成興無奈道。
“行吧。”張旭和徐濤點了點頭,現在民間有不少太原兵工的員工,他們完全可以去招募。
離開二郎山后,陳成興立刻將偵察排給全撒了出去。
目的就只有一個,看看哪個地方有小兵工廠,二郎洞想要繼續發展離不開這些設備。
總部再收到新二團送過來的迫擊炮生產工藝后,開會討論的一番。
但是最終卻并沒有指定作為大批量生產計劃。
這個迫擊炮什么都好,就是只有一點,生產還是太復雜了。
根據兵工廠的估計,以現在的設備,一月最多能生產30門,這個產量對于嗷嗷待哺的整個八路軍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如果沒得選,那少也就少了,但是現在總部兵工廠已經根據鬼子和果軍的擲彈筒,研究出了自己的擲彈筒。
跟果軍二七式擲彈筒一樣,也是滑膛的,可以說是50毫米的迫擊炮。
新研發的擲彈筒重量僅有不到5公斤,非常便于游擊戰攜帶。
雖說現在的炮彈只能打300米,威力也比不上60毫米迫擊炮,但對于游擊作戰的八路軍的來說,已經夠用了,而且根據兵工廠技師的估計,射程以后還能改進。
最關鍵的是,八路軍自制的擲彈筒工序極為簡單,按照預計,全速生產的話可以做到月產150門!
而且以后產量可能還能增加。
這一生產速度,就決定了總部會將重心放在擲彈筒上,畢竟總部著眼的是整個八路軍,而不是一兩個主力團。
60毫米迫擊炮適合新二團,不代表適合整個八路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