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馬加起來有三千多人吧。”丁偉隨口道。
“冀中真是個好地方啊。”陳成興感嘆道。
冀中平原的人口稠密,便于招兵和擴軍,而且經濟發達,利于籌糧和養兵。
也不怪總部會這么重視冀中平原,不斷派各部隊前來支援。
去年冀中軍區剛剛成了的時候,120師就派兵支援過,而且還是師長親自帶隊。
現在又派了386旅來幫忙打開局面,足以看出冀中的重要性。
“不過,老丁,我有兩句話想跟你說,你別嫌我說話難聽。”陳成興說道。
“你說就是了,咱們4個人就你的文化水平最高,眼光也長遠。”丁偉說道。
“隨著鬼子將目光投向后方,敵后作戰將會越發的殘酷,而且華北平原的重要性,對于鬼子來說僅次于東三省。
我斷定鬼子必然會開始各種瘋狂的掃蕩,這個時候‘多而不精’是非常致命的。
尤其是冀中平原無險可守,鬼子的機械化部隊可以隨意展開,迅速突進,單靠輕步兵絕對不可能擋住。”陳成興說道。
輕步兵的優勢是山地游擊戰,在平原和機械化部隊對抗是沒有勝算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是打游擊,必然是在山區,在平原那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這也是德國閃電戰橫掃歐洲的原因,在平原上,機械化部隊那就是無敵的存在。
“那不是還有你的地道戰嘛,現在各村可都在動土,到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縮到土里去。”丁偉說道。
“鬼子的坦克、大炮、飛機的確開不到地道里去,地道里手槍、短矛更占優勢,地道網絡完成后,鬼子也奈何不了地道里的百姓,但說到底地道也是一個防御工事,如果沒有外部支援或者大量物資儲備,是無法在里面長期生存的。”陳成興說道。
越戰的時候,地道戰打的老美沒脾氣,但那是有東大在后面支持。
雪白的大米敞開了供應,再加上東大要求老美地面部隊不能越過17度線,這才讓北越游擊隊有機會跟老美對抗。
老美不敢越過17度線,那就永遠無法打贏這場戰爭,畢竟只有步兵占領,才是真正的占領,空軍炸的再狠,也沒法占領任何的土地。
“嗯,你說的有道理。”丁偉點了點頭。
丁偉的戰略目光本身就比較強,他能判斷出鬼子會對華北進行大掃蕩,而且是長時間的大掃蕩。
就像當初在關外搞得一樣,直到沒有反抗力量為止。
而地道戰更適合的是小規模的游擊隊作戰,別說團級部隊,就是營級單位也施展不開,一個村最多一兩個排。
這樣的編制,一旦被鬼子找到破解的辦法,那只能是全軍覆沒。
“看來得精兵簡政,加強垂直管理才行啊。”丁偉說道。
地道上適合的是小團,團部最多直轄五六個連,這樣才能做到靈活機動。
畢竟在冀中平原沒有跟鬼子大規模作戰的可能。
“誒誒誒今天不說這些啦,喝酒喝酒!”李云龍在一旁的開口道。
這些事都不是他們能做主的,作為一個團長,管好自己的團就行了。
“好,不談這些事,喝酒。”丁偉舉起酒碗。
不過丁偉卻將這件事放在了心上,在上級沒有做出最終決定的時候,28團完全可以將部分權利下放到營部,讓營部承擔起一線指揮的任務,團部則擔任統籌管理的責任。
新二團抵達冀中后,陳成興立刻就將工兵連分散派了出去,讓他們指點各村的村民進行地道的挖掘。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