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月應該能產10把,不過只要熟練了,月產30把沒問題,要是放棄輕機槍全力生產半自動步槍,能月產50把以上。”聞英想了想說道。
半自動步槍的零件要比zb26少很多,生產速度會快很多。
“不能放棄輕機槍,必須先保證主力部隊的輕機槍供應和零件替換,然后再生產半自動步槍,至于子彈,就先劃一小波人出來手動生產,然后再想辦法做點專用的手動設備。”
這樣子彈生產的很慢,一天也就能產個五六十發,但這是沒辦法的事,7.62毫米的子彈沒法用原有的生產線,只能是先手動生產。
以后如果設備多了,可能還會好一些,不過陳成興估計最多也就能做到月產五千發左右。
這就注定半自動步槍無法在新二團推廣,陳成興決定先將警衛連換裝,其余的到時候再說。
想要全團換裝,恐怕得再搶幾個兵工廠才行,而且子彈生產線也得重新改造,不過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陳成興已經聽說了,因為之前兵工廠被搶的原因,鬼子已經很少給蝗協軍造槍設備了,已經分配下去的那些設備,也全都被要求轉移到了縣城里。
對于陳成興的要求,聞英并沒有意外,這把槍再出色也只是一把步槍罷了,新二團的戰斗力核心是迫擊炮,是輕重機槍。
“現在還有一件重要的事,給這把槍起個名字。”聞英說道。
“名字的事先不急。”陳成興想了想說道:“這把樣槍再多試驗一下,看看還有沒有要改進的地方,等有機會我向上級請示一下名字的問題。”
這把步槍可不是就在抗戰的時候用用,按照陳成興的估計,即使后期自己利用研究所干出其他的自動步槍,五六半恐怕也要用到六十年代,而且以后還會作為民兵的武器用到新世紀。
一把要用幾十年的武器,可不能輕易就定下名字。
“好吧。”聞英沒想到陳成興還打算驚動上級,決定要好好實驗一下這把槍,可不能掉鏈子。
幾天后,收到報告的副總指揮有些詫異。
“新二團的兵工廠除了輕機槍還能生產半自動步槍而且還是自己研發的子彈”
副總指揮怎么也想不到新二團還有這本事。
“呵呵.我聽說新二團兵工廠的聞主任是太原兵工廠的工程師,應該是見過東北軍的半自動步槍的,而這個7.62毫米八成就是根據蘇制彈藥來的。”一旁的副總參謀長笑道。
“是嘛陳成興這小子還真撿了一個寶。”副總指揮笑道。
“不過這個命名的事先不急,我估計明年還會有工業博覽會,到時候送到延安讓主席他們看看起名吧。”副總指揮說道。
總部兵工廠自主研發的八一式馬步槍,就是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取的名。
而且按照工業化生產的要求,八一式馬步槍的圖紙、生產工藝已經被分發到各造槍廠,八路軍算是有了第一款制式化步槍。
只不過這個工業化生產遇到了一個難題,這個難題并不是原料和設備,而是工人的素質差距太大。
尤其是從農村招募的鐵匠、木匠,他們之前都是手工作坊的單件生產方式,想要轉變成工業化的批量標準生產,他們很不習慣,甚至有些抵觸,現在軍工部還在組織學習呢。
副總指揮想到這里,不得不佩服陳成興的前瞻性,二郎洞兵工廠從組建就實行標準化、流水線化的生產,這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作用巨大。
“那我給新二團回個電報。”副總參謀長點了點頭,起身準備去發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