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隨行來的人先挖坑。
這畢竟是實彈,要是炸了膛,怕是都找不齊人。
忙活了一上午,戰士們給兩門迫擊炮各挖了一個炮陣地。
2門迫擊炮相距50米,各自待在深深的陣地里。
“團長,都準備好了。”旗手報告道。
“先試射150毫米。”
陳成興站在不遠處的一處山頭,上拿著望遠鏡,準備看看實際效果。
“是!”旗手揮動旗子,用旗語發出信號。
“裝填手,裝填彈藥!”王承柱命令道。
這可不是60毫米小炮,他能一只手操炮,一只手裝彈。
不管是120毫米迫擊炮還是150毫米迫擊炮,所有人都得各司其職才行。
25公斤重的炮彈,得由專人小心裝填。
將炮彈小心裝到迫擊炮中后,裝填手立刻縮到旁邊喊道:
“裝填完畢!”
“放!”
炮手立刻拉動了炮繩。
重迫擊炮,為了避免意外,只能使用拉發。
“轟!!”
一大團火焰在遠處的山頭上騰起,山頭上的碎石四處飛濺。
“好!好!”陳成興笑的合不攏嘴。
幾分鐘后,跑過去查看情況的戰士跑了回來。
“團長,彈坑直徑4米,深度1.5米,破片殺傷半徑50米。”
聽到報告,眾人都是一臉震驚,哪怕是聞英也沒想到威力會這么大。
殺傷半徑50米,可不是說50米以外就沒事了,只是傷亡幾率會降低而已。
要是在落點4米以內,那更是連火化都省了。
“繼續試射,把所有炮彈全部打光。”陳成興命令道。
“是!”
“轟!”“轟!”.
王承柱不斷調試著迫擊炮的角度,而遭到炮擊的山頭也多出了好幾個坑。
將測試所得的數據全部記好后,王承柱又開始操作120毫米迫擊炮。
與150毫米的炮彈相比,120毫米的炮彈裝藥量少一些。
不過殺傷半徑還是達到了35米,彈坑直徑也有2.5米,深度達到了0.8米。
這樣一發炮彈下來,土木工事基本沒有任何生存的空間。
即使是一米厚的混凝土工事,要是接連被兩三發命中,也絕對無法幸存。
試射停止后,陳成興也親自到兩個山頭觀察了一番。
不得不說,150毫米迫擊炮威力的確夠大。
不過陳成興的打算,依舊是生產完這幾門后,就不再生產。
原因很簡單,一是射程太近,二是重量太重。
而且這兩者在戰斗中是互相沖突的關系。
2500米射程,只能跟82毫米迫擊炮一樣,用于營級單位的火力支援。
但是對步兵營而言,400公斤的重量實在是太重了,根本無法隨部隊一起快速行動。
這么重的重量,只能是用在團級,甚至是師旅級單位的火力打擊上。
可哪怕是團級單位的戰斗展開,縱深都會都超過兩三公里。
這個時候2500米的射程就不夠了,總不能一炮打到自己人頭上吧?
而且最關鍵的是,150毫米迫擊炮的炮彈,雖然比120毫米的重量增加了10公斤,但是裝藥量也才僅僅提升1公斤而已。
有這個原材料,還不如做2發120毫米迫擊炮的炮彈。
因此陳成興還是決定,新二團的迫擊炮就用三個口徑,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
“聞英,迫擊炮的要加緊生產。”陳成興交代道。